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昌葫蘆雕刻

東昌葫蘆雕刻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東昌葫蘆雕刻

所屬地區: 山東聊城

遺產類別: 民間美術

申報單位: 山東省聊城市

東昌葫蘆雕刻是一種山東省的雕刻藝術。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位於黃河下游的魯西平原腹地,在歷史上就以盛產質量上乘的葫蘆而聞名,東昌葫蘆雕刻主要以堂邑鎮為中,包括梁水鎮、閆寺辦事處、柳林鎮等地。[1]

目錄

基本情況

東昌葫蘆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蘆"、"亞腰葫蘆"和"扁圓葫蘆"為主。製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後發酵去皮;二是在葫蘆上面雕刻;三是上色。常用的工具有定格圓規、斜口刀等二、三十種之多。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借鑑雕刻工藝的鏤雕技法,將構圖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鏤空,透刻上折線紋、如意紋、古錢紋等各式花紋,不僅改善了葫蘆的透氣傳聲性能,也增強了葫蘆的整體審美效果。其題材內容非常豐富,以寫實性的花鳥、魚蟲、走獸、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豐富。

主要價值

東昌葫蘆雕刻的價值主要有三點:一是文化價值。其內容在神話、民俗、工藝美術領域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其寓意與仙道、富貴、長壽、子孫繁盛等有密切相關,文化內涵極其豐富。東昌葫蘆是中國葫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學術價值。其地域的適宜性,質地的獨有性,題材的廣泛性,技法的獨特性,風格的多樣性,在中國民間工藝品中實不多見。三是社會價值。發掘、搶救、保護東昌葫蘆雕刻,對豐富聊城市、東昌府區的文化積澱,推動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歷史沿革

關於東昌葫蘆雕刻工藝的來源,在當地有不少傳說。民間最認同的是宋代王和尚首創的說法。據傳,擅長繪畫和雕刻的宮廷藝人王和尚,告老還鄉回到現在的東昌府區。因當地盛產葫蘆,於是王和尚就地取材,在葫蘆上雕刻出精美的圖案,用來養自己喜愛的蟈蟈兒。葫蘆雕刻內容以老百姓熟悉的戲文內容為主,多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

另一種說法則是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路過堂邑鎮,將葫蘆種子送給當地老百姓種植,有心人將生殖文化、性文化表現在葫蘆上,當作陪嫁壓箱底的物件。後來,當地人紛紛效仿,將戲文人物、民間傳說等內容雕刻其上,葫蘆雕刻技藝便由此流傳開來。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畔的東昌府是經濟、文化的樞紐,當時的雕刻葫蘆曾一度是運河兩岸農家生產的重要商品。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東昌雕刻葫蘆還曾遠銷全國各地。

傳說

不管有多少種傳說,在被稱作民間工藝品之前,葫蘆雕刻一直被人們叫作"玩意兒",它和其他民間手工藝一樣,是以貧苦手藝人走街串巷討生計的方式存在並延續下來的。手藝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大字不識,具備的無非是靈活的頭腦和對世態炎涼的豐富體驗,但他們取之不盡的社會題材和賦予手中"玩意兒"的人性與個性,不僅給人們帶來把玩的快樂,還有着不俗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東昌葫蘆雕刻的歷史悠久,宋代前葫蘆為普遍種植食用,宋代為簡單雕刻的稚形期,明代、清代至民國為取材廣泛、技法多變、精雕細刻的成熟期,新中國成立後又經歷了衰落、復甦的過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