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南極克拉通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東南極克拉通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目錄

名詞解釋

克拉通(來自希臘語kratos,意為「強度」)是大陸地殼上的古老而穩定的部分,在最近至少5億年內的大陸和超大陸的會聚和分裂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生變化。有些克拉通甚至在20億年前或更早就形成了。克拉通一般都存在於大陸內部,由古代的結晶基底構成,這些基岩的成分主要是小比重的長英質火成岩如花崗岩。克拉通內的地殼較厚,並有深根插入地幔,可達200千米深處。

克拉通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地質學家L.Kober在1921年提出的。他把堅固的大陸地台叫做"Kratogen",而把與之相對的山地或曾經形成過山脈的地區叫做"orogen"。後一術語原封不動地沿用下來,中文譯為造山帶。前一術語則被後來的學者簡化成kraton或craton。

按地槽-地台說的觀點,克拉通是大陸地殼內部的穩定區域,它和其周邊活動性的地槽不同,後者是一個接受沉積的線形拗陷區。克拉通又是由地盾或地台和結晶基底構成的。地盾是克拉通中前寒武紀基岩廣泛出露於地面的部分;與之相反,地台則是在這些基岩上覆有水平或近水平的沉積層的部分。

按板塊構造論的觀點,多數克拉通是在中到新太古代陸續形成的。形成之後,由於板塊運動而逐漸拼合、增生成為大陸。

從早期岩石形成克拉通的過程叫做克拉通化。最早的大型的克拉通化的陸塊形成於太古宙。在早太古代,由於放射性同位素的富集和地球吸積的殘餘熱的釋放,地球的熱流量幾乎比現在高兩倍。當時的構造運動和火山活動都比現在強烈得多;地幔更具流體形態,地殼則薄得多。這導致了大洋地殼在中脊處的快速形成和眾多熱點的出現,以及洋殼在消減帶的快速回收。地球表面當時很可能碎裂為許多的小板塊,其上分布有大量的火山島和島弧。在地殼岩石被熱點反覆熔融,並在消減帶回收的時候,小型的前大陸(克拉通)形成了。東南極克拉通的形成遵循以上過程規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