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東北低壓是中國海洋地質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目錄

名詞解釋

東北低壓,又稱東北氣旋,是指活動於中國東北地區的低壓系統。有的是在當地發生髮展而成,多數為蒙古氣旋、黃河氣旋移入加深而成。它是中國氣旋中發展最為強大的一種,經向、緯向幅度可達1000—2000公里,閉合環流能伸展到500百帕以上。

其中心氣壓值在990百帕左右,常引起大範圍的大風、風沙、雷暴、雷陣雨等災害性天氣。當它發展東移會引導冷空氣南下,形成寒潮,甚至引起東亞整個環流形勢的改變。它一年四季均可出現,以春、秋季為最多。因此是中國(特別是東北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

根據歸佩蘭和王作述對1957年12月16— 20日我國東北地區的一次強烈的東北低壓氣旋發展過程進行的三度空間分析,其發展過程結果為:由氣旋初生一直到填塞,在氣旋中心上空各層等壓面(200mb 以下)間均出現上升運動,並且在沒空氣區域內也幾乎全是上升運動。隨着氣旋的發展,中心上空的上升運動以及輻散輻合的量都一直在增強,無輻散面的高度逐漸下降並趨於對稱,當冷空氣南下時,在冷堆南部上升運動最強,因而使這部份的冷堆向上延伸,這是促使高空孤立冷渦形成的主要機構。此次氣旋內的降水集中在冷 堆內,並不像一般冷渦一樣只限於冷堆的東南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