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东亚大槽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东亚大槽是中国海洋地质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1]”,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2]”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目录

名词解释

东亚大槽和东亚横槽是北半球冬半年比较常见的两个大型天气系统,也是能够对我国构成严重天气的系统。

东亚大槽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对流层西风带内的低压槽,因常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及其附近的海上而得名。东亚大槽系大陆的热力作用和青藏高原地形的动力作用所致。

东亚大槽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对流层西风带形成的低压槽,因常位于大陆东岸及其附近的海上而得名。冬季东亚大槽位于大陆东岸,槽线一般稳定在120~130E;夏季,槽线离开大陆移到海上。就年平均而言,东亚大槽是一个稳定且强度较强的西风大槽,属于行星尺度天气系统。

特点

由于西风槽的气压槽和温度槽相对应,温度槽常落后于气压糟。所以,低压槽的东边即槽前盛行暖平流,槽后即糟的西方盛行冷平流。槽线位置能暗示大范围冷暖气团的交界及其交汇地区,反映到地面上即是锋面的存在。随着槽的发展加深,冷暖空气交汇强烈,导致一连串气旋族的活动。气旋在槽前西南气流引导下,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而发展。阿留申群岛位于东亚大槽的槽前偏北方向,经常为一低压控制,称为阿留申低压,是北半球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大槽后部是冷平流,反映到地面上就是冷高压,也是一个高压中心,称为西伯利亚高压(或蒙古高压)。

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地质学分支学科,是研究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联系,是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科学

海洋覆盖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它是全球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沉积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重要资源基地。海洋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海洋地质调查还是海港建设、海底工程和海底资源开发的基础。因此,海洋地质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