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不必完美仍能完全

来自 报佳音书店 的图片

不必完美仍能完全》,編號: LLP764,ISBN: 2147483647,出版社: 宇宙光。

目录

内容简介

如果你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如果你懷疑自己內在欠缺了些甚麼‧‧‧如果你感到自己常處於破碎的關係中‧‧‧如果你掙扎於身型、外貌等等的事情中‧‧‧如果你總覺自己每方面都做得不夠好、不夠完美,而陷於痛苦的自責或自卑當中,那你可能已墮入滿足社會文化的價值觀陷阱中,而不是追求上帝創造你成為的完全人。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在掙扎中的你其實並不孤單,只要你願意敞開心扉,接受自己的過去,接受自己的全部,接受自己是上帝完全的創造,你也會得著成長和改變。

上帝

聖經》中的“上帝”源於希伯來文[1]“Elohim”,作為基督教的至高神,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並對人賞善罰惡。最早把“God”翻譯成“上帝”的是利瑪竇,他在1595年編寫的《交友論》中,開始使用“上帝”這個概念來指稱造物主。利瑪竇以基督教的目光閱讀和研究中國典籍時,在中國經典中發現了“天”和“上帝”的概念,認為可以用來翻譯“Deus”;後來,他了解到朱熹將“天”解釋為一種義理,與《聖經》中“Deus”的含義不同,故采用“天主”和“上帝”來翻譯。之後馬禮遜采用“神[2]”一詞進行翻譯。太平天國的傳教士翻譯《聖經》時,“上帝”被廣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希伯來語簡介,豆丁網,2010-05-01
  2. 中國信仰裏的“神” ,搜狐,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