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不平等的災難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不平等的災難》,齊格蒙特·鮑曼 著,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書籍是知識[1]的源泉,只有書籍才能解救人類,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變成精神上堅強的、真正的、有理性[2]的人。唯有這種人能真誠地熱愛人,尊重人的勞動,衷心地讚賞人類永不停息的偉大勞動所創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目錄

內容簡介

作為消費社會中的居民,我們大多數人已經平靜接受了少數人的極其富有,認為這歸根到底源自他們的天賦或艱苦努力、勤奮工作——他們為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有益於社會中的眾人;他們掌握了追求幸福的處方,他們理應占據消費者榜首之位。我們都是消費者,消費是我們的第一身份,無力消費的人,甚至深深感到羞愧!

齊格蒙特·鮑曼揭示了平靜河面下的洶湧波濤:當今社會不平等在加劇,大分裂發生在少數極富之人和其他所有人之間——少數巨富占據越來越大的經濟蛋糕,財富並未「涓滴」給眾人;消費社會打造的重重虛假信念卻隱藏了其不合理性,讓人以為社會不平等是天然秩序,本該如此。

鮑曼警告,經濟增長如果不能讓大多數人受益,此種經濟模式終將導致自我毀滅!

作者介紹

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大師,被譽為「當今用英文寫作最偉大的社會學家」「後現代性預言家」。他是出生于波蘭的猶太人,曾任華沙大學社會系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終身教授。鮑曼的思考引領了20世紀歐洲的思想界和社會科學研究,其大半生都在用「確定」和「不確定」概括現代人的生活狀況,而他本人同樣在這兩種狀態間穿梭。其一生撰有50多部著作,包括《流動的現代性》《現代性與大屠殺》《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生活在碎片之中》等。

譯者 李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城鎮化、數字化背景下的社會不平等、青年發展與基層治理問題。著有《跳出農門:農民子女的職業非農化與身份市民化》。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
  2. 理性,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關鍵,搜狐,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