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不似之似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目錄

名詞解釋

指藝術作品不刻意追求外形與描寫對象的酷似,而是在傳神達意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相似。也說「不似而似」。唐宋元繪畫理論重視「神似」超過「形似」,到了明代,以石濤(1641-1718?)為代表的畫論觀點,反對自矜神韻的重意輕形,亦反對刻意求似。他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不似之似」,「不似」是指筆情恣意,脫離陳舊套路,不過於追求外形的真實;「似」是指以生活真實為基礎,而臻於傳神寫意的真實。不似之似相當於在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中達到巧妙的平衡。

引例1

今人或寥寥數筆,自矜高簡,或重床疊屋,一味顢頇(mānhān)。 動曰不求形似,豈知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彼繁簡失宜者,烏可同年語哉! (王紱(fú)《書畫傳習錄》卷四) (今天的人有的隨意畫上幾筆,就以為自己高遠簡約了;有的則疊床架屋似的繁雜,一味稀里糊塗。動不動就說不追求形似,不知道古人所說的不追求形似,其實說的是「不似之似」。那些連繁簡都處理不當的人,怎麼可以和古人相提並論呢!)

引例2

名山許游不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 (石濤《大滌子題畫詩跋》卷一) (名山只允許你遊玩但不允許你畫它,你若畫得太相似,那樣畫出的山一定怪異。只有在你懵懂間無法分辨它的神奇變化,所繪之山不似之似,它才會對你俯伏下拜。)

引例3

天地渾溶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 (石濤《大滌子題畫詩跋》卷一) (天地渾然融合一體,再區分為風雨四季。有明有暗,有高有低,有遠有近,只有做到了不似之似,才是真正的相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