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樓鎮
下樓鎮 |
中文名 :下樓鎮 所屬地區: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 |
下樓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地處安徽省靈璧縣北部,東與朝陽鎮接壤,南與游集鎮為鄰,西與埇橋區褚蘭鎮相連,北與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及睢寧縣雙溝鎮相接。全鎮轄31個行政村,280個村民小組,114個自然莊。鎮內轄有下樓、王集、謝樓三個集貿市場,山石資源豐富。該鎮基礎設施完善,農業經濟及鄉鎮企業發展較快,2000年鄉鎮企業營銷收入已達9800萬元。
2017年,下樓鎮常住人口68922人,行政區域面積12936公頃 。[1]
目錄
地理環境
下樓鎮境內有:洪山、靈山、臥里三座水庫。主要河流有新老運料河、新陽河、陳陽溝、申家溝、山洪截源溝、花圩溝。
經濟
一是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初步形成"北部稻藕田,中東果桑園,西部麥油(花生)套,南部瓜菜棉"的格局,2000年底,全鎮糧食總產已達3.6萬噸,油料總產4967噸,棉花總產1.3萬擔,全鎮農業總產值達1.5億元,年遞增8.5%。二是養殖業重點實施"1337"工程,即戶均1頭牛,3頭豬,山區人均3隻羊,年末人均出售畜禽產品700元。至2000年底,大牲畜存欄1.5萬頭,生豬存欄4.6萬頭,羊6.8萬隻,家禽40.6萬隻,養殖業總產值已達3980萬元。三是林業"二次創業"順利推進,兩年累計完成成片造林450畝,完善農田林網4500畝。四是農田水利建設扎紮實實,萬畝豐產方建設成效顯著。兩年來,全鎮先後實施了兩大水利工程:即項目區治理工程、"三溝"(石古溝、五代溝、陳陽溝)會戰工程,修建了陳潭橋、火廟橋,累計投入義務工、積累工78萬個,完成土石方65.8萬方,改善除澇面積5000畝,新增灌溉面積4500萬畝。五是農業機械化程度顯著提高,全鎮已擁有各種農機具6000多台套,科技含量逐年加大,良種良法推廣率已達85%以上。六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加速了農村奔小康進程。至2000年底,全鎮已有24個村初步達到小康標準。同時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日用家電進入了一些尋常百姓家,2000年全鎮人均純收入已達1781元。
下樓鎮堅持以抓財政收入統攬經濟工作全局,通過多方培植財源,強化稅收征管,建立健全稅源台帳,做到應收盡收,財政運行質量不斷改善。累計組織一般預算收入595.6萬元,支出549.1萬元,基本實現了保工資、保穩定、保運轉目標。農村稅費改革後人均負擔88.5元,畝勻負擔46.5元,分別比改革前減輕134.5元和64元。
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公路建設得到加強。全鎮兩年新鋪和整修鎮村道路20餘條,80多華里;二是集鎮建設日新月異,鎮政府辦公樓、財稅大廳已相繼動工興建,機械廠商品樓、糧站商業樓、鎮綜合營業樓已交付使用。三是郵電事業長足發展,31個行政村村村開通程控電話,至2000年底,全鎮電話用戶已逾1800門。四是供電工作取得新業績,全鎮新改配電台區39個。五是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全鎮廣播通播率達95%以上,有線電視發展到270戶。
鎮村企業。兩年來,下樓鎮鄉鎮企業積極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在加快發展中擴大總量,在加速改制中盤活存量,在加強管理中提高效益,重點抓好了"三廠一公司"(棉紡廠、造紙廠、窯廠、建築公司),其它村辦、戶辦、聯戶辦企業多輪驅動,基本上形成了以棉紡、造紙、麵粉加工、山石開採等為主的多門類地方工業體系。同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招商引資進展順利,其中火廟村引資50萬元籌建黃淮海米廠。兩年新增個體工商戶56戶,私營企業7家,為鄉鎮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生微型機和活力。2000年鄉鎮企業營銷收入已達9800萬元,實現利稅9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