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國禮拜堂
歷史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德國僑民在中國上海先後建造過2座新教教堂,都被稱為德國禮拜堂。
上海的第一座德國禮拜堂興建於1890年[1],位於外白渡橋北堍的黃浦路金山路[2],毗鄰德國駐上海領事館,哥特式風格,為當時上海的地標建築之一。
1911年,德國禮拜堂連同威廉學校改建,倍高洋行設計。第一座德國禮拜堂於1932-1934拆除。
第二座德國禮拜堂位于海格路(今華山路)與大西路(延安西路)路口,即今華山路310號,由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於1932年。這是一座當時國際流行的現代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風格簡練,強調垂直線條,清水磚牆面,與此前所設計的慕爾堂風格迥異。
第二座德國禮拜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原址在1990年代建起靜安希爾頓賓館及貴都大酒店。
參考文獻
- ↑ 1881~1950年外僑禮拜堂;上海宗教志 >> 第五編基督教 >> 第一章場所. [201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9).
- ↑ 劍橋中華民國史. :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