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档案馆
简介
东至新城05单元0522A-04地块,南至定澜路,西至运粮河,北至文化科技中心一期,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区档案馆新馆整体造型由五个方形体块组合而成,建筑立面采用与区图书馆、区科技馆相协调的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1],整体庄重厚实,体现档案馆的建筑性质。整个工程项目预计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
资料
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后,城桥新城又一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崇明区档案馆新馆将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新馆达到国家一级档案馆标准要求。未来,区档案馆库藏档案以及区城建档案室档案都将“入住”新家,市民将更方便地调阅档案资料,而忠实记录崇明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也可得到更好地保存。
馆藏档案以纸质和文书档案为主,还有录像、照片、录音、光盘等多载体的档案。馆藏中最为珍贵的是六部明、清时期《崇明县志》,还有鲁惠公后裔崇明籍施氏家谱[2]、清同治三年(1864年)施翘河杨源茂鱼布粮杂行开张的崇明县正堂公告、综合反映1912~1949年间崇明面貌的20种崇明报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崇明县的照片、题词等。
据统计,目前区档案馆一年的接待量在5000人次左右,其中大部分市民来馆以查询建房、计生、婚姻等民生档案为主,占到总查询量的约60%。“现馆址位于崇明县政府内,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30余年的使用,(下转3版) (上接1版)目前在馆库容量、设施设备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档案保管和查阅需求。”县档案馆负责人朱鑫德介绍说,目前县档案馆库藏档案资料15.5万卷,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预计今后每年将以1万卷的进馆档案量递增,建成后的新馆,在库存规模上能满足未来30至50年馆藏增长的需求。
朱鑫德同时介绍,建成后的新馆符合国家对档案馆建设“五位一体”,即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查阅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文件查阅中心、电子文档中心的功能要求,将成为国有档案资源和社会档案资源兼备的档案资源库;全崇明的档案信息管理、服务中心;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和文化活动的平台;青少年接受历史知识教育、培育爱国主义情操的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 ↑ 16 种未来建筑材料,看完你也会觉得很脑洞!,搜狐,2022-06-10
- ↑ 【家谱文化】宗谱、族谱、家谱、支谱有什么不同?,搜狐,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