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都谷之戰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中文名稱: 三都谷之戰

發生時間: 1016年9月

參戰方: 宋軍 青塘吐蕃軍

結果: 宋軍勝,斬首千餘級,擒獲七人

評價: 安定了秦州邊防


三都谷之戰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九月,宋軍於三都谷 (今甘肅甘谷西附近)擊敗青塘吐蕃部的戰鬥。

曾經與唐帝國持續了百餘年的戰爭的吐蕃帝國,於10世紀崩潰瓦解,諸部散落在青藏高原上。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吐蕃河湟地區(今黃河、湟水流域)出現了一位首領李立遵,他打聽到一位名叫欺南陵溫逋的人是吐蕃贊普達瑪歐松的後裔,於是將其挾持到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尊為贊普,號唃廝囉,立文法(吐蕃的政權立法儀式),自稱全藏的領袖。李立遵自為論逋,相當於國相。李立遵勢力為吐蕃崩潰分裂衰弱後的眾多割據勢力之一。[1]

目錄

事件背景

唃廝囉政權使當時北宋西北及河湟局勢更趨複雜莫測。宋朝在西北地區已經被党項李氏政權(西夏帝國的前身)攪得不得安寧,要想在西北地區防止平夏部的擴張,就必須保護吐蕃諸部不受党項人的侵犯。但是宋與吐蕃也絕非鐵杆盟友,都要爭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任由李立遵的擴張,讓其成為不亞於平夏部的另一勁敵,雙方的衝突就在所難免。三都谷之戰的爆發,就是宋、蕃雙方亦敵亦友的矛盾的集中表現和最終了斷方式。

起因

此時宋朝在西北負責防務的是北宋名將曹瑋。他新上任秦州知州,兼緣邊都巡檢使、徑原儀渭州鎮戍軍緣邊安撫使。當時宋廷在唃廝囉等的封賞以及是否聯合的問題上,持反對態度者很多。曹瑋充分認識到了唃廝囉勢力的重要性,採用了恩威並用的策略,使其能充當遏制党項李德明的宋軍前沿陣地,"獨言宜厚確廝囉以扼德明,又請如廝鐸督例授李立遵節度使。"

節度使是北宋封給周邊歸附勢力的常用榮譽。不過,狂妄的李立遵根本不滿足於節度使的頭銜,他先前就上表要求宋廷授予他"贊普"的稱號。曹瑋指出,贊普就是可汗的意思,如果李立遵一句話就得到了,真正的贊普唃廝囉將置於何地?這不僅將招致一國二主的尷尬局面,還會助長吐蕃貴族"且復有求,漸不可制"的貪慾。宋真宗接到奏章就召集宰相王旦等人商議,王旦支持曹瑋意見說:"既來求恩,然不可不納,但當為之節度。"最終拒絕李立遵贊普的賜封,任命其保順軍節度使。

這下李立遵很不滿,開始陰謀背叛朝廷,謀求名義上的獨立。他先是指使唃廝囉的舅舅賞樣丹與廝敦準備立文法起事,但這位廝敦是曹瑋的好友。曹瑋針鋒相對,讓廝敦去取賞樣丹的首級,果然賞樣丹的人頭很快擺到了曹瑋的帥案上。廝敦又獻出了他自己的封建轄領南市城,於是曹瑋輕鬆得土,並上表封廝敦為順州刺史。殺死賞樣丹後,曹瑋立即出兵,迅速回擊私立文法的廝雞波、李磨論兩部。這兩部落還在商量着怎麼劫掠邊境時,就被宋軍一鍋端了。

過程

曹瑋的閃電戰給了李立遵一個下馬威。李立遵是野心十足的人,他怎麼會甘心挨打?聞報三個部落被宋軍消滅,他勃然大怒,開始糾集兵馬。一時間,宋、蕃邊境戰雲密布。在集結馬波叱臘、魚角蟬各部三萬餘兵馬後,李立遵準備大舉進犯宋朝。曹瑋也集結秦鳳路兵馬與李立遵開戰!

曹瑋積極準備戰事時,上書朝廷要求增兵。宋真宗非常緊張,看到曹瑋不斷要求增兵的要求,反認為他膽怯,準備派人換了他,於是真宗召見了翰林學士李迪聽取意見。李迪說,曹瑋乃是名將,要求增兵說明他對局勢有着清醒地認識,我們在關右還有機動部隊可以使用,應該立即調撥。真宗問李迪曹瑋能否勝利,李迪毫不猶豫的聲言曹瑋必定可以取勝。真宗這才放下心來。

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九月,李立遵率大軍出發,很狂妄的宣稱要在秦州城下與曹瑋決戰,揚言"某日下秦州會食"。他想請曹瑋一起在秦州城裡吃飯,頗有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跟孫權說的"會獵於吳下"風範。但曹瑋非常淡定,根本不予理會。當聽到吐蕃人已經越過了畢利城,曹瑋隨即帶領秦州駐泊鈐轄高繼忠、駐泊都監王懷信和精騎六千渡過渭河迎戰。

當月二十四日,宋軍 在伏羌寨三都谷擺下陣勢,等待敵軍的到來。很快探馬傳來消息敵軍已經靠近,曹瑋正在吃飯,聞報後繼續悠閒的用餐。直到探馬報告吐蕃人距離只有幾里之遙時,曹瑋才放下餐具,披上鎧甲出城列隊。

吐蕃人多勢眾,李立遵氣勢洶洶。但在曹瑋的宋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具有很強的戰鬥力。故此曹瑋決定在氣勢上先要壓倒對手,他看到敵軍分為三隊,一名蕃僧正在前方走來走去。曹瑋斷定是吐蕃的指官,問左右誰最善射,左右均答李超。李超隨即策馬來到曹瑋面前,曹瑋問:"你需要帶多少騎可以射殺那位蕃將?"李超觀察了一下答道要15騎。曹瑋馬上令:"給你100騎,務必射殺此將,否則提頭來見!"李超慨然應道道:"憑藉您太保的神威,只要五十名騎兵護送我到敵人近前,一定可以得手。"

李超在100精騎的掩護下,接近敵陣,那一百名騎兵突然向兩側分開,中間李超飛馬而出,憑藉高超的騎射本領,只一箭那蕃僧就應弦!蕃軍頓時大駭,亂了手腳。曹瑋見狀,身先士卒,率精騎從敵軍側後方猛攻,以兩翼騎兵夾擊吐蕃軍軍陣。宋軍本來就缺騎兵,因此曹瑋將手裡這支稀罕的資源練得十分精銳。在宋軍精騎的攻擊下,蕃軍陣勢大亂,更不能抵抗宋軍主陣的正面衝擊,潰敗而去。

三都谷之戰,宋軍追殺二十餘里,斬首千餘級,擒獲七人,繳獲獲馬牛、雜畜、器仗三萬餘。

結果

三都谷之戰 後,曹瑋因此次戰功,由引進使、領英州團練使提拔為客省使領、康州防禦使。他繼續用兵打擊李立遵勢力,河、洮、蘭州以及安江、妙敦、邈川等地不少部落被他納為熟戶後紛紛倒向宋帝國。李立遵的聯盟趨向崩潰,宋朝的西北局勢終於再次穩定。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李立遵入貢,三年後又上表要求內附。不久唃廝囉和李立遵分裂,李立遵部再也不能同宋朝對抗了。宋朝恩威並施有效的籠絡了河湟地區的吐蕃部落,使其成為抑制西夏党項勢力的一個棋子。

三都谷之戰直接效果是安定了秦州邊防,屏蔽了秦隴及關中的安全。從長遠來看,此戰對北宋的蕃漢關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此戰後唃廝囉、李立遵不再反叛,沒有歸附西夏。到宋神宗熙寧時期,王韶拓邊西北兩千里,成功地取得熙、河等地區,其基礎正是曹瑋等對西部邊防的着力經營。

可以說,曹瑋在其間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政治上,他密切關注吐蕃諸部的動向,洞察李立遵的野心,及時防止其他部落的騷動;軍事上,他憑藉傑出的指揮才能,以非常低的傷亡比打出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戰鬥,同時也是宋朝歷史上難得的一場騎兵戰。戰後,吐蕃人對曹瑋的威名十分尊重,唃廝囉在與人交談中只要一聽到曹瑋的名字,就會以手加額,向他所在方向行禮。多年後大將葛懷敏出戰西夏,宋仁宗即賜以曹瑋的戰甲,以示榮耀和囑託。

評價

宋人張方平對此有一段精到的評論:"三都振旅,羌以破壞,故迄今三十年懾不敢動。寶元中,夏戎飽飛,兩睡騷動,而隴晏如,關輔賴以為安,實章聖(指宋真宗)納公(指李迪)遠策,而公任瑋之材。"

賢守新成蓋代功,臨危方始見英雄。三都谷路全師入,十萬胡塵一戰空!殺氣尚疑橫塞外,捷音相繼遍寰中。君王看降如綸命,旌節前驅馬首紅。壯哉三都谷,壯哉曹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