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國志·管寧傳

三國志·管寧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目錄

原文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年十六喪父,中表愍其孤貧,咸共贈賵,悉辭不受,稱財以送終。長八尺,美鬚眉。與平原華歆、同縣邴原相友,俱遊學於異國,並敬善陳仲弓。天下大亂,聞公孫度令行于海外,遂與原及平原王烈等至於遼東。度虛館以候之既往見度乃廬于山谷時避難者多居郡南而寧居北示無遷志後漸來從之。太祖為司空,辟寧,度子康絕命不宣。

中國少安,客人皆還,唯寧晏然若將終焉。

黃初四年,詔公卿舉獨行君子,司徒華歆薦寧。文帝即位,征寧,遂將家屬浮海還郡,公孫恭送之南郊,加贈服物。自寧之東也,度、康、恭前後所資遺,皆受而藏諸。既已西渡,盡封還之。詔以寧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受。

自黃初至於青龍,征命相仍,常以八月賜牛酒。詔書問青州刺史程喜:「寧為守節高乎,審老疾尪頓邪?」喜上言:「寧有族有人管貢為州吏,與寧鄰比,臣常使經營消息。貢說:『寧常着皂帽、布襦袴、布裙,隨時單復,出入閨庭,能自任杖,不須扶持。四時祠祭,輒自力強,改加衣服,着絮巾,故在遼東所有白布單衣,親拜饌饋,跪拜成禮。寧少而喪母,不識形象,常特加觴,泫然流涕。又居宅離水七八十步,夏時詣水中澡灑手足,窺於園圃。』臣揆寧前後辭讓讓意,獨自以生長潛逸,耆艾智哀,是以 寧卒,時年八十四。拜子邈郎中,後為博士。初,寧妻先率,知故勸更娶,寧曰:「每省曾子、王駿之言,意常嘉之,豈自遭之而違本心哉?」

譯文

管寧,字幼安,北海國朱虛縣人。十六歲時父親去世,表兄弟們憐憫他孤獨貧困,都送給他治喪的費用,(管寧)全都推辭沒有接受,根據自己的財力為父親送了終。(管寧)身高八尺,鬍鬚眉毛長得很美。與平原人華歆、同縣人邴原為好友,都到其他郡學習,都敬重親善陳仲弓。天下大亂以後,(管寧)聽說公孫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與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遼東郡。公孫度空出館舍等候他們。拜見了公孫度之後,管寧隨即就居住在山谷中。當時渡海避難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寧卻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沒有遷徙的意思,後來的人漸漸都來跟從他。太祖任司空後徵召管寧,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截留詔命,不對管寧宣布。 中原地區稍稍安定後,(逃到遼東的)客人都返歸了,只有管寧安閒自在,就像要在那裡終老一樣。

黃初四年,文帝詔令公卿大臣舉薦獨行的君子,司徒華歆舉薦了管寧。文帝即位後徵召管寧,管寧於是帶着家眷部屬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孫恭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贈給他服飾器物。自從管寧東渡,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前後給他的資助饋贈,他都接受後收藏起來。西渡之後,全都封好退還給了公孫氏。文帝下詔任命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堅持辭讓沒有接受。

從文帝黃初年間直到明帝青龍年間,徵召管寧的命令接連不斷,常常在八月賜予牛酒。明帝又下詔書詢問青州刺史程喜:「管寧究竟是守節自高呢,還是老病萎頓呢?」程喜上報說:「管寧有一個族人叫作管貢,現為州吏,與管寧是鄰居,臣下常常讓他探聽消息。管貢說:『管寧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隨季節不同或單或夾,出入於內室外庭,能憑藉手杖走路,不須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總是自己強力支撐,改換衣服,着粗絲棉巾,穿着過去在遼東時所有的白布單衣,親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禮。管寧小時就失去了母親,不記得母親的形象,常常特意加設酒杯,(傷心得)淚流滿面。另外他的住宅離水池有七八十歲遠,夏天時到水中洗手洗腳,步行在園圃中。』臣下揣測管寧前後推辭謙讓的意思,只在於認為自己生長在隱居中,年紀老邁,智力衰退,所以安於休息,每次都謙遜退讓。這是管寧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矯情以顯示自己的高尚。」

管寧去世,時年八十四歲。任命他的兒子管邀為郎中,後來又為博士。當初,管寧的妻子先去世了,知心故友勸他再娶,管寧說:「每次閱讀曾子、王駿的話,心裡常常表示讚許,哪裡能自己遇到了這種事而違反本意呢?」[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