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分子日軍射擊場

三分子日軍射擊場

圖片來自pixnet

三分子日軍射擊場,或稱台南陸軍射擊場,為台南市北區日治時期存在的一個軍事設施,作為日本陸軍射擊練習場,興建於1907年,呈西北—東南向,長約1.2公里。

靶溝位於自強新村和慈光十三村之間,2006年,因眷村拆除而被發現。在當地居民提報後,2008年,將三分子日軍射擊場遺址登錄為考古遺址。之後陸續於附近挖掘調查,再發現了延伸的靶溝遺構及清代三合土[1],2018年,將原三分子日軍射擊場靶溝遺構登錄為歷史建築。其出土紅磚、三合土構造物、瓦片、碗片、子彈等物品[2]

戰後雖然在射擊場上方,興建眷村和學校,但仍可從街道走向大致看出射擊場的位置。目前部分眷村已蓋建成國宅大樓,其餘空地也計畫興建大樓,而臺南美國學校原址計畫做為開元轉運站

目录

沿革

日軍在台南的射擊場,最早在1897年設置於台灣府城大東門外的竹篙厝(可見於台灣堡圖,今 忠孝國中附近),由於場地狹小,需興建新的射擊場。原計畫設置大南門外,但因墳墓遷移困難,後來選則設置在三分子[3]。此地位於柴頭港溪西側,地勢較高,在清代即為駐軍練武處,俗稱「旗兵山」,射擊場設置後,改稱為「打靶山」[4]

  • 1945年,由國民政府接收,此地持續作為射擊場使用。
  •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後,為安置大量人口,逐漸在射擊場上興建眷村。
  • 1951年,因應韓戰爆發,大批美軍及相關人員進駐。
  • 1955年,在開元路興建臺南美國學校(Jonathan M. Wanwright High School)。
  • 1976年,臺南美國學校關校。
  • 1970年代,挖射擊場東南側末端的土,建設中山高速公路
  • 1981年,興建慈光十三村,為射擊場上的最後一批眷村。
  • 2003年,開元路北側眷村拆除,改建為長榮新城
  • 2018年,靶溝因連日大雨而積水,導致部分遺構崩壞[5]

參考文獻

  1. 因開發出土 台南2遺構登錄歷史建築. 自由時報. 2018-06-07 [201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2. 台南三分子日軍靶場遺址旁 疑士兵舉靶坐台出土. 自由時報. 2017-12-24 [201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3. 黃, 于禎. 府城(台南)北門城外的歷史變遷. 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11: 70. 
  4. 三分子日軍射擊場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 [201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5. 靶溝淹成護城河 三分子射擊場遺址積水微損. 聯合報. 2018-08-08 [201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