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巴德
萬巴德(英語:Sir Patrick Manson,又譯白文信或孟生,1844年10月3日-1922年4月9日),蘇格蘭醫生,1866年到1880年間,曾到台灣打狗(高雄)、廈門、香港行醫,1887年創立香港西醫書院。1890年,萬巴德返回英國後,1899年創立倫敦熱帶醫學校,被稱為「熱帶醫學之父」,基督教台灣長老會傳教士。
在羅馬帝國[1]的動盪時期,許多人在各種新宗教中尋求慰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教。在君士坦丁統治時期,它享有特殊地位,這位歸信基督的信徒在君士坦丁堡[2]建立了羅馬帝國的新都。
目錄
簡介
萬巴德醫師於1844年10月3日出生於蘇格蘭亞伯丁郡(Aberdenshire, Scotland)的小鎮Oldmeldrum。父親萬約翰(John)是地主及一地方銀行(A Branch of National Linen Bank)之經理。
1865年10月,萬巴德畢業於亞伯丁大學醫學院,得M.B.及C.M.學位,隨即於達拉謨市精神病院(Lunatic Asylum)任助理醫官之職,服務七個月。
1866年6月,萬巴德醫生(Dr. Patrick Manson)受聘為中國海關醫員(Medical Officer)駐打狗(旗後),他是馬雅各醫生所推薦來的,其主要業務是診療外籍人士(來任當時有16人)及作氣象報告。他也協助馬雅各醫生在旗後醫館的醫務,1869年,當馬雅各醫生往府城(台南),旗後醫館就托萬巴德醫生來維持。
1866年7月, 萬巴德醫生因發表於醫學雜誌的一篇論文 A Peculiar Affec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i in Connexion with Disease of the Brain而榮獲阿伯丁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萬巴德醫生在台灣 5 年,雖然他只有一個透鏡(Lens),無任何檢查設備,但熱心看病,作詳細記錄,時常往附近鄉村,而接觸到象皮病(Elephantiasis)、癩病(痳瘋,Leprosy)、瘧疾(Malaria)等病患,他利用餘暇,旅行原住民居住地,學習原住民語,乘馬、打獵、海水浴、釣魚、從事園藝,生活尚稱有趣。1875年,他在China Review 中描述在台的休閒生活—A Gossip about Formosa 文章里提到,他在台期間除了曾患痛風及熱帶肝臟(Tropical Liver)以外,健康而愉快過日。他的醫業也很興旺,在台第三年底就歸還七百鎊學資金。當時日本人和中國人在台灣有敵對的活動,因萬巴德醫師經常對中國人友善而陷入困擾中,因此於1871年初經過英國領事的勸告離開高雄去廈門。
1871年初,萬巴德醫生調往廈門。他離開台灣後,由其弟萬大衛醫師(Dr. David Manson)接替他的工作。1871年12月29日,當馬偕(Rev. George L. Mackay)抵打狗時,就是萬大衛醫師接他上岸。後來打狗海關的梅威令醫生(Dr. William Wykeham Myers,又譯為買威令、麥威令),在旗後募款籌建打狗慕德醫院(David Manson Memorial Hospital)紀念1878年客死於福州的萬大衛醫師。打狗慕德醫院附設醫學校,可謂是台灣第一所西醫師養成教育學校。1901年3月梅醫生離開台灣,因後繼無人將打狗醫館捐給教會。
1875年12月,萬巴德醫生在 Cromlet Hill 之 St George' s Church 結婚,婚後帶着一架顯微鏡回到廈門繼續診療及研究工作。
1878年,其弟萬大衛醫生(Dr. David Manson)不幸於客死於福州(傳板球游技中患日射病而亡,或傳溺死)。萬大衛於1875年離開打狗。
1883年,萬巴德醫生到香港行醫。
1886年,在香港成立牛奶公司。
1887年,香港華人西醫書院成立,是今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萬巴德成為首任院長,孫中山則是該校第一屆畢業生。香港大學白文信樓以萬巴德命名。
1890年,萬巴德醫生返回英國,極力鼓吹創立熱帶醫學校。
1898年,萬巴德醫生出版的《熱帶疾病》(Tropical Diseases),是此一新興醫學專科的重要著作,為在熱帶地區工作的醫師必備的參考書。
1899年10月2日,萬巴德醫生創立倫敦熱帶醫學校(The London School of Tropical Medicine,今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該校為前往熱帶殖民地服務的醫療官員和醫療傳教士提供專業課程訓練,替熱帶醫學的專科建制奠定重要基礎,也成為歐美頂尖的熱帶醫學研究機構。
1922年4月9日,萬巴德醫生因心臟病逝世於倫敦。
視頻
萬巴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擴張與衰亡,搜狐,2021-11-22
- ↑ 早期基督教,古羅馬藝術的遺風,搜狐,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