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般系統論》,全名《一般系統論——基礎、應用、發展》,系統科學和系統哲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路·馮·貝塔朗菲著。1968年美國喬治·布雷齊勒出版公司出版,1973年出版修訂版,後多次重印。被譯為意大利文、瑞典文、日文、西班牙文、法文、德文、俄文等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書中不少章節曾被譯成中文刊載於學術刊物。本書中譯本有2種,其一198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譯者秋同、袁嘉新;其二198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譯者林康義、魏宏森等。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除前言和1篇附錄之外,正文分10章。在修訂版中,作者加了1篇修訂版前言和1篇附錄。中譯本約23萬字。作者在本書中對他本人幾十年來一直倡導和研究的一般系統論作了總結。併力圖科學地定義系統概念。闡明一般系統的基本性質,系統闡述機體系統理論、開放系統理論和動態系統理論,並且注意把一般系統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應用於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以及哲學。初版前言說明了本書的寫作方式,明確指出本書收集了作者在大約30年間的研究成果。修訂版前言闡述了作者當時的一些新觀點。認為,系統研究涉及3個方面,其一是系統科學,包括各種科學中的具體系統理論和一般系統論,其二是系統技術,包括「硬件」和「軟件」,其三是系統哲學,包括系統本體論、系統認識論和系統價值觀。第1章敘述了系統理論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特別強調等級秩序原理的重要性。第2章從批判傳統科學理論的局限性着手,闡述了一般系統論的必要性、主要目的、研究範圍、科學意義和社會意義。第3章在用一組微分方程意義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對此方程組的定性討論,從數學上解釋了系統、增長、整體性、加和性、機械化、集中化、終極性、等終極性、同型性等概念,並說明一般系統論在實現科學的統一方面的意義。第4章簡述了系統科學的各個領域和一般系統論的進展;還討論了一般系統的研究方法,強調了經驗的、直觀的、演繹的方法的相互結合。第5—7章討論了機體系統概念、機體系統研究中的開放系統模型以及機體系統的基本原理。第8章討論了人類科學中的系統概念,包括新的人的模型、新的社會系統模型、新的歷史過程模型等。第9章討論了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的系統概念,強調一般系統論在這些學科中的重要性。第10章從範疇的相對性出發進一步說明了一般系統論的合理性,提倡透視論觀點。附錄Ⅰ闡述了數學系統理論中的若干基本問題。附錄Ⅱ評論了作者1947年在維也納大學的一次講演。

本書在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並成為現代系統運動的綱領性文獻。雖然本書有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處,但它提供的豐富的精神遺產,對於現代科學技術、社會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對於新的科學世界觀的發展以及人本身的全面發展都有重大的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路·馮·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2),理論生物學家、一般系統論的主要創始人。生於奧地利,後移居加拿大、美國。曾任奧地利、加拿大和美國多所大學教授。1928年提出機體生物學,又稱機體系統理論,批判地考察生物學領域的機械論和生機論,為揭示生命的本質,將生物學從實驗科學推向理論科學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式。1937年首次提出「一般系統論」概念,1945年撰寫《關於一般系統論》一文,創立一般系統論,之後對一般系統作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他與肯·保爾丁等學者一起於1954年創辦一般系統研究會,從1956年起與阿·拉波波特一起主編該研究會年鑑《一般系統》共16卷。主要論著還有《理論生物學》、《生命問題》、《機器人、人與腦》等,共發表約280篇論文。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一般系統論 相關視頻

4分鐘看完物理學發展簡史
生物學簡史——幫你快速梳理生物學知識的脈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