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次性筷子指使用一次就丟棄的筷子,又稱"方便筷"。一次性筷子是社會生活快節奏的產物。主要有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毀;而且劣質木筷並不乾淨。 一次性竹筷由於是用可以再生的竹子製作,十分經濟,越來越被廣泛使用,我國還利用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鼓勵用一次性竹筷代替一次性木筷出口,減少木材的使用,保護森林。

目錄

由來

在日本的各大餐館、食堂處處可見一次性筷子。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約為257億雙,人均消費200雙左右。同時,日本國內一次性筷子的產量僅占3%左右,其餘97%都是依靠進口,其中從中國進口的一次性筷子占全部進口量的99%。這就是說,日本約96%的一次性筷子來自中國。

早在江戶時代,日本人就發明了適合日本飲食習慣的一次性筷子。到1990年,日本國產一次性筷子的產量達到了240億雙。與此同時,由於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量木材,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起關於一次性筷子是否破壞森林資源的討論。一些廠商於是將目光轉向海外。 最初,日本從中國、南非、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等國進口一次性筷子。韓國也曾是日本一次性筷子的主要進口國,但慢慢地,由於韓國國內一次性筷子需求量的增加、木材資源面臨枯竭以及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激烈等多種原因,韓國不僅停止了對日出口,還成了一次性筷子的進口國。 將一次性筷子介紹到中國的是一名日本商人,中國對日本大量出口一次性筷子也是因為一名日本商人。上世紀90年代初,當一些日本商人開始開拓海外一次性筷子的加工基地時,一名日本商人首先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建立了一家生產一次性筷子的小廠。這家小工廠一開始還不是直接利用中國的木材生產出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而是使用了從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進口的白樺木進行加工生產。後來,看到有利可圖,不僅日本商家大量進入中國,以合資方式在華投資設廠,就連中國本地的一些企業也開始轉產一次性筷子。這樣,中國的一次性筷子在向日本出口的同時,也開始在國內普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有了利用可以再生的竹子為原料,生產出更環保的一次性竹筷。隨着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健康意識的提高,一次性竹筷有了快速的發展。一次性竹筷的占有率達到了50%.還有超過木筷的勢頭.

簡介

一次性筷子指使用一次就丟棄的筷子,又稱為「衛生筷」、「方便筷」。一次性筷子是社會快節奏,節約資源的生活產物,也是導致森林資源急劇下降的產物。 主要有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一次性筷子由於衛生方便受到餐飲業的青睞,但是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毀的問題日益凸顯。中國市場各類木製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其中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億雙(約消耗木材166萬立方米)。每加工5000雙木製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長30年楊樹,全國每天生產一次性木製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畝,一年下來總計3.6萬畝。而且劣質木筷並不乾淨,只是給人一種衛生的錯覺。 而一次性竹筷由於是用可以再生的竹子製作,經濟又環保,越來越被廣泛使用,我國還利用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鼓勵用一次性竹筷代替一次性木筷出口,減少木材的使用,保護森林。

優劣鑑別

一些低劣加工的一次性筷子,留存有用來「美白」的雙氧水而不合格。 正規廠家生產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或新鮮毛竹,經正規工藝加工而成,經食品級硫磺熏蒸漂白,二氧化硫含量極低,一般不會超過一次性竹筷國家標準規定的600mg每公斤筷子。但是一些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看上去「膚色」就較黑甚至發黃。 鑑別一次性筷子的質量,一要查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商標及聯繫方式。二可以聞一下筷子的氣味,如果有股酸酸氣味,最好不要使用。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涼水清洗筷子表面,減少殘留的化學物質。

主要弊端

珍稀資源 中國的一次性筷子對日出口雖然給一些地方帶來了收入,也創造了一定的就業機會,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這項產業給中國帶來的問題。如果按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出一萬雙筷子計算,那麼中國對日出口的200多億雙一次性筷子至少需要250萬棵樹,需要砍伐掉數十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與日本國內所採用的「間伐」方式不同,中國的森林採伐大都是採用「一採光」式的砍伐方式,應該說這是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一種毀滅性的採伐。由於後續植樹工作乏力,原本是可再生的森林資源就變成了一次性資源。這對我國的林業資源是極大的浪費。 中國對日出口一次性筷子是最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即為了發展經濟進行資源出口型的生產開發,資源過度開發最終導致環境遭到破壞。當年曾對日出口一次性筷子的許多國家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許多國家都是因為森林資源枯竭才不得不退出這一市場競爭的。在中國的一次性筷子大量進入日本時,日本國內的一些生產企業也向政府提出過諸如限制從中國進口的建議。日本政府雖然曾在1995年、1996年先後對進口牛肉和豬肉採取過限制措施,但在一次性筷子問題上,日本政府卻從1999年年初開始把進口關稅由原來的5.2%下調到4.7%,這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對帶有破壞他國資源性質的進口問題所持的態度。為了滿足對日出口的需求,中國的制筷企業不得不消耗掉大量木材,中國北方森林因此正在遭到破壞。這就意味着日本在對他國資源進行掠奪。關於中國對日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問題,日本政府林野廳雖然一再堅持,利用建設用木材的下腳料和「間伐」木材為原料生產一次性筷子,不是在破壞森林資源,而是在促進有效利用森林資源,但這或許在日本是可行的,放在中國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如果按「間伐」和利用下腳料的方式生產,無疑會增加生產成本,中國企業可能會退出對日出口一次性筷子的隊伍。 偽劣弊端 一次性筷子的包裝多數都印有高溫消毒清潔衛生的字樣,但實際上,因為一次性筷子價格低廉,市場占有率大,所以為了爭奪這塊市場,很多小企業都採用硫磺熏,雙氧水,硫酸鈉浸泡,漂白,滑石粉拋光,就是為了降低成本,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達到衛生消毒的目的,而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裝聚乙烯模給人民帶來的危害就更大了,但是這種從生產線下來的東西,在高溫下會產生更多的有害成份,會誘發人體產生很多的慢性疾病。 隱藏危害 1 損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製作過程中須經過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遇熱會釋放硫磺,侵蝕呼吸道黏膜; 2 損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製作過程中用雙氧水漂白,雙氧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口腔、食道甚至胃腸造成腐蝕; 3 病菌感染:經過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質期最長為4個月,一旦過了保質期很可能帶上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及肝炎病等; 4一次性筷子還有可能產生「溫室效應」,因為惡性循環的關係,樹少了,二氧化碳會增多,大氣層會加厚,熱量難以散開,就產生了「溫室效應」。 5 一次性筷子致癌:專家指出,過期一次性筷子含致癌物黃麴黴素,具有極高的致癌風險,可誘發肝癌的發生。別小看這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它可是有保質期的,過了保質期它就是危險物品,拒絕一次性筷子。[1]

有害健康

「白」是工業原料煮出來的 湖南省懷化市是一次性筷子的主要產地之一,這裡大大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廠有40多家,年產量達到10億雙以上。在會同縣肖家鄉一家筷子廠,記者見識了一次性筷子的整個生產過程。 製造過程中驚現化工原料

工人先將竹子截成段、再用機器打成毛坯,然後放在烤房烘乾。烘乾之後的筷子毛坯,被一層布蓋得嚴嚴實實,底下不時冒出陣陣白煙,發出刺鼻的味道。該廠工人告訴我們,他們正在用硫磺熏筷子以便讓筷子更白,並防止它發霉。記者發現,他們使用的硫磺是工業硫磺,屬化工原料,在熏蒸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硫殘留,而他們熏筷子的過程要有兩天。 熏過硫磺之後,再經過對毛坯進行削制,筷子就成型了。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還得進行拋光,記者看到,在拋光機里的不光是筷子,還有一塊塊白色的東西。工人告訴我們,這是石蠟。石蠟,含有多環芳烴,是石油冶煉過程中的低端產物。就這樣,用石蠟拋光之後,筷子就被放進一個個裝過化肥的袋子裡等待出廠。 發霉筷子煮白了再賣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還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已經發霉變質的黑筷子並沒有被扔掉,而是還要被進一步加工處理。在湖南懷化西沖村,記者就看到了黑筷子被煮白的一幕。而這家老闆告訴我們,他們使用的漂白劑就是雙氧水,一鍋要倒上四十斤。 記者了解到,用工業雙氧水將發霉變質的筷子煮白了再賣,已經成了行業內公開的秘密。經過這些化工原料的加工處理,一次性筷子上會產生多種化學殘留,長期攝入這些化學殘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然而記者在湖南懷化、江西宜豐走訪了大大小小30多家筷子廠,所到之處,沒有一家對筷子進行消毒處理。 一次性筷子有殘留物超標 早在2005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就已經聯合出台了一次性筷子的國家標準,在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中,只有二氧化硫被允許有一定殘留,且具體殘留量有着嚴格的限制,但這一標準早已被這些廠家拋在腦後。連廠家自己也承認,「現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數都會有殘留物超標的情況」而這樣的「衛生筷子其實是很不衛生的」。 筷子就這樣從廠家到了批發商手裡,有的經過包裝被批發到了全國各地,最後進入中小型餐廳,有的則被批發到一些加工廠做成一次性餐具。在湖南懷化,記者就遇見了為餐具加工廠供貨的批發商馬連森。據他介紹,像吉利來、秋天、特普等餐具品牌,都在用他的筷子,筷子進了餐具廠後由餐具廠消毒。 就這樣,沒有任何人進行消毒處理的一次性筷子,最終以消毒餐具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 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質期 《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經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只能保質4個月。為什麼要規定一次性筷子的保質期呢?那是因為一次性筷子製作的木材或竹材里包含一定的水分,時間一長就容易發霉。特別在夏秋雨季或南方較為潮濕的環境裡,更是容易出現霉變現象,如果消費者使用了這些過期發霉的一次性筷子,就等於吃進去了「黃麴黴素」。 極不環保的「一次性用品」

越來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然而,從環保的角度看,在這方便、快捷的背後是大量資源的浪費與垃圾的堆積,帶來了無窮的後患,據調查,目前國內有上千家企業生產木製筷子,年消耗木資源近500萬立方米。全國林木年採伐量約4758萬立方米,這些筷子就占了10.5%.生產筷子的過程中,從圓木到木塊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有60%。 正規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不需要特殊加工。但是很多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看上去「膚色」較黑,這不太美的顏色當然無法受到食用者的青睞。因此,小作坊生產者經加工處理後的一次性筷子,馬上就會「改頭換面」,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人們的餐桌。 製作方法調查 固態的製作方式是通過硫磺的熏蒸漂白。經過硫磺氣體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會嚴重超標。因此,人們用這種筷子進餐時,二氧化硫隨着空氣的流動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隨之而來。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屬,例如:汞/鉛等金屬在人體內部是可以堆積的,長時間的累積會造成汞中毒。 液態加工的筷子的方法是通過氯氣或者雙氧水漂白,特別是氯氣,而且可能含有曾經讓人們談之色變的二惡英。 至於竹筷子,為了去除筷子的毛刺,令其看起來光滑白皙,製作者將其放入滑石粉中,通過摩擦對筷子進行加工。儘管不正規廠家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危害性很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對一次性筷子仍沒有出台具體的衛生檢驗的標準。[2]

黃渤實驗

一次性筷子染黃一杯水 2013年3月17日,演員黃渤在微博上圖文並茂地發出一條信息,吐槽自己在飯店吃飯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遭遇,圖片顯示,一次性筷子泡在水杯中,無色透明的水竟然變成黃色,水面還泛出一層類似油漬的物質。 這條微博立刻引發熱議。不到1天時間裡,已被轉發超過10多萬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以後出門吃飯得自備筷子了。」網友們紛紛評論,還要求曝光那家飯店,有的甚至呼籲國家應嚴禁使用一次性筷子。 18日下午,黃渤在微博上再次回應,認為用這種一次性筷子的飯店很普遍,「我們只能做到拒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環保多一點,壽命長一點」。 專家稱可能被硫黃熏蒸過量 食品包裝專家表示,正常的筷子因為含有木素,也會泡出略微淺色的黃,但像黃渤照片上泡的筷子極有可能是被硫黃熏蒸過量,務必提防一次性筷子被「藥水泡,硫黃熏」。發黑、發黃、有斑點以及太細的一次性筷子別用。

行政指令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緊急通知 關於嚴防不合格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 食藥監辦食〔2010〕2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有媒體報道部分筷子生產企業違規加工一次性筷子。為防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一次性筷子進入餐飲服務環節,切實保護消費者飲食安全,請迅速組織對餐飲服務單位採購和使用一次性筷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開展監督性抽驗。如發現餐飲服務單位採購的一次性筷子存在影響食品安全問題的,應監督餐飲服務單位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發現有違反《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的,依法嚴肅處理。同時,將問題筷子來源情況及時通報生產和流通等監管部門。 請於4月底前將監督檢查情況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司。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

商務部等要求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2010月6月17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林業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在餐飲與飯店業開展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商商貿發[2010]220號),要求餐飲與飯店業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這項措施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國辦發[2008]16號)精神,持續推動「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深入開展並切實取得實效,在餐飲業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而開展的。 《通知》要求充分認識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重要意義,指出: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衛生與環保問題突出,社會對此反映強烈。加強一次性筷子生產、流通和回收環節監管,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部門要在支持落實倡議內容的基礎上,針對「一次性筷子」生產、流通和使用消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通知》要求,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建立工作機制,通力協作,密切配合,聯合做好「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有關工作。各級商務部門要切實做好餐飲經營與消費環節的引導工作。發展改革、林業部門要合理調整、不斷優化林產品產業結構,限制新上一次性木筷生產企業,規範現有企業的一次性木筷生產,完善一次性木筷標準。質檢部門要加強對一次性筷子生產企業的監管,督促生產企業提高生產技術條件,確保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稅務部門要進一步研究調整稅費政策,為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提供政策支持。食品藥品監管和仍承擔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要加強對一次性筷子的監管。商務、發展改革部門要建立一次性筷子回收利用機制,在城市的消費集中區設立回收點,實現資源再利用。環保部門要加強配合,切實推動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相關工作。 《通知》提出,為擴大社會影響,使此項工作持續有效加以推進,各地、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協會組織在加強行業自律、規範企業行為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倡議和相關活動,做好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標準的宣傳與貫徹落實工作,引導加工廠商、餐飲企業不斷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識,使減少使用、倡導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成為日常經營管理的自覺行動。固定經營場所的餐飲企業,要主動提供乾淨衛生、安全可靠的可循環使用筷子。必須提供一次性筷子的非固定經營場所以及外賣、送餐企業,要儘量使用一次性竹筷,對筷子衛生質量嚴格把關,並切實做好回收利用。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輿論的導向作用,大力宣傳先進企業「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形成努力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良好氛圍。各類相關企業要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逐步規範一次性筷子的生產和流通,以安全衛生的可循環使用筷子替代一次性筷子。 《通知》進一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監督,相關行業協會要引導企業嚴格自律,大力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健康用餐的科學消費理念,通過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將「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落實到各個環節。鼓勵使用一次性筷子較多的中小型餐飲企業,儘快配套可重複使用筷子的清洗、消毒、保管設施,確保其達到安全衛生標準,為消費者減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創造良好條件。要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和鼓勵引導措施,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使減少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成為餐飲消費的自覺行動。要將「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作為各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關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增強宣傳的普及性和持久性,贏得消費者的廣泛理解和支持。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相應制定有關政策措施,鼓勵支持企業完善配套設施,為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不定期組織開展對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倡導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檢查。對提供可重複使用筷子而不符合衛生要求的企業,要責令整改;對不符合質量、衛生要求的一次性筷子,要依法責令退市並跟蹤監管,嚴防再次流入市場。 陝西省禁用一次性筷子 《陝西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將於2011年12月1日頒布實施。2011年12月1日開始,陝西省將禁止餐飲企業提供一次性筷子給消費者,凡違反規定的經營者,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將對餐飲企業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餐飲個體經營者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北京市禁止外賣提供一次性筷子 2019年12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改決定通過,將於2020年5月1日施行。 《條例》規定: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送外賣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快遞企業應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個人不按要求投放垃圾,經勸阻拒不改正,還多次違法,將被處以罰款;生活垃圾要分類收集、運輸,嚴懲混裝混運。

相關爭議

一次性筷子可能更環保 7名同濟學生在做實踐課題時,明白了一個可能為人忽視的道理:考量一種行為是否環保,必須有多樣、全面的視角;否則,節約某種資源的環保行動,可能導致另一種資源的超量耗費而有損環境 普通的、反覆清洗使用的傳統筷子比一次性筷子環保——在不少專家一再提示和人們口口相傳之下,此說漸成共識;有人呼籲抵制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人自帶傳統筷子去飯店吃飯。但同濟大學的7名大二學生經過一番實證調研,有了不同看法。 這些學生組成的小組,嘗試「水足跡與筷子產業可持續性研究」,已做了一年調查,包括利用這個寒假走訪上海、九江、太原等7個城市的酒店廚房,調查傳統筷子的清洗用水情況。在匯總分析大量原始數據之後,這些同學形成了自己的一個「新說」:從筷子「全生命周期水足跡」的角度衡量,一次性筷子可能更環保。 網上爭來爭去,卻無可靠論證 所謂筷子「全生命周期水足跡」,是將筷子從原材料生長、加工、運輸、使用中反覆清洗到廢棄處理全過程的耗水量統計加總,然後從耗水和節水的角度比較一次性筷子和傳統筷子對環境的影響。 從小就對環保有濃厚興趣的畢晨陽同學是這個學生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他看到天涯論壇上一個題為《「反一次性筷子」的鬧劇該收場了》的帖子,和由它引發的網友熱議——主流觀點指出,一棵生長20年的大樹僅能做成6000-8000雙一次性筷子,浪費木材,增加了森林砍伐;而且一次性筷子需要漂白,如加工和管理不善,會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另外,它的回收和循環利用眼下基本還是空白。但另一派的意見針鋒相對: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材料,其實多是人工種植的經濟林木,對方論據有誤;至於對方提倡使用的傳統筷子,清洗要大量耗水,對環境的破壞可能更大。 畢晨陽發現:「雙方各執一詞,但都沒有拿出明確、可靠的論據。」他和夥伴們決定用科學實證方法,收集充足數據,來求解這個頗有意義的爭議課題。 要確切地量化計算出筷子耗費水資源和林木資源的實情,比較哪個更利於環境保護,先要有足夠的調查數據。 為了調查筷子清洗用水的情況,7名學生利用假期和課餘時間走訪自己家鄉的酒店廚房,以及上海17所高校的40個食堂。調查期間,他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要反反覆覆向酒店經理解釋自己的目的,但說來說去,10個酒店也往往只有1個允許學生進廚房。組員王雷同學說,在竹筷生產地安吉調查時,他們發現當地生產竹筷的主要是私人作坊,老闆說不清加工過程中的用水數據,也拒絕學生們進入生產區域調查。 不過,他們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和支持,安吉縣竹產業協會提供了計算竹子生長耗水的參考方法;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許曉天老師經常給予指導,還為他們提供了2萬元研究經費。 探討環保問題,視角必須多樣 傳統筷子在反覆的清洗使用中,要耗費大量的水;而一次性筷子則會耗費大量木材和竹子。節水和節約林木,同是出於環保的初衷,同樣有環保的實際作用。但在筷子這個具體的選擇上,哪個「更環保」?怎麼衡量? 同濟大學7名學生的課題研究還在起步階段,結論也是初步的。他們感覺,最大的收穫是在調研中悟到了一個以前忽視的道理:考量一種行為是否環保、一個環保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必須有多樣、全面的視角。否則,節約某種資源的環保行動,可能導致另一種資源的超量耗費而有損環境;有時兩相比較,反而得不償失。他們打算日後建一個網站,對各種日常生活行為做「水足跡」、「碳足跡」的數據跟蹤,以供環保科研參考。 得知同濟學生的這個科研課題,生態學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陸健健給予積極評價。他認為,這一課題的研究思路是站得住腳的:「首先,這項調查引入了『水足跡』的概念,尤其對缺水地區如何環保有打開思路的啟發作用;其次,他們推薦把江南豐水地區生長較快的竹子做成一次性筷子,這可以促進竹林生長,提高竹子在生長地區的固碳(即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 「反一次性筷子」的鬧劇該收場了 「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製成6000—8000雙筷子。」關於一次性筷子種種聳人聽聞的說法如今似乎已經漸成「共識」,大有「人人喊打」之勢。正值各地紛紛召開「兩會」,已有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政協委員再次提出「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意見。如果不出意外,還將有更多的代表、委員把類似的建議提交到各地甚至全國的「兩會」上去。 但是,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伴隨着隆隆的電鋸聲,一株株的參天大樹轟然倒地,一雙雙的一次性筷子送上餐桌……筆者屢屢在從央視到各地媒體上看到這類「公益廣告」,也曾對「使用一次性筷子就等於破壞森林」的宣傳深信不疑,直到後來有機會接觸過業內人士,才驚覺被忽悠了好多年。 事實上,根本不會有哪個廠家會奢侈到用一棵棵價值不菲的森林原木來製造區區「6000—8000雙」價格低廉的一次性筷子。那些質地堅實、油脂豐富的優良木材也根本不適合製造一次性筷子。有人要問了,那製造這些一次性筷子所耗用的木材總不會是人為「變」出來的吧?恭喜你,答對了!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正是來自於人工種植的速生楊、樺樹等質地疏鬆、油脂較少的經濟林木和其它邊角廢木料,還有部分則用竹子製造。可見,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僅不會「破壞森林」,而且將拉動速生楊等經濟林木的種植規模。 速生楊等經濟林木因成材快、效益高,曾是農民賴以發家的重要「法寶」。而如今,由於「反一次性筷子」的種種流言漸成氣候,以及造紙行業收縮產能等因素,速生楊的市場價格慘遭「腰斬」,千萬樹農損失慘重,其中相當多數樹農將被迫不再育苗。 「環保人士」們還常用一種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說法來渲染他們的訴求,即所謂的森林覆蓋率遠高於中國的日本、韓國等國自己不生產一次性筷子,而要從中國進口(歐、美國家中很少使用筷子,自然談不上生產一次性筷子的問題),從而給一次性筷子產業加上了一層妖魔化的色彩。事實上,真正的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日本的農業用地有限,農產品的價格很高,當然沒有條件去大量種植速生楊等林木,所以才不得不從中國進口一次性筷子。中國出口這種產品,和出口大蒜、香腸等其它農副產品並沒有什麼區別,根本不涉及到「損中利日」的問題。 至於生產一次性筷子的過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水和能源等說法,純屬廢話。難道清洗、消毒非一次筷子或使用那些「衛生餐具」就不要消耗水和能源嗎?到底是集中的大量熏蒸還是逐次清洗更節水、節能?保存不當或過期的一次性筷子雖有可能染上病菌,難道非一次性的筷子感染病菌甚至肝炎病毒的可能性會更小? 事實上,一次性筷子不僅大大方便了廣大就餐者,減少感染各種病菌和肝炎病毒的危險,減少反覆清洗、消毒筷子所耗費的水、電和清潔劑、消毒劑等,而且在上游拉動了速生楊等經濟林木的種植規模,在下游其使用後的廢品則是優良的造紙原料。只要善加管理,就完全可以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環保產業。 當然,一次性筷子也有其缺點:一是漂白和消毒上的管理不善,可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並可能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二是回收利用缺乏規範,以致大量的廢品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增加了垃圾量。這些問題都應當呼籲政府加強管理,但是簡單的「禁用」不僅將摧毀整個產業,殃及千千萬萬的樹農和工人,給用餐者造成不便,而且在破壞速生楊等經濟林木產量的同時,如果市場對其它非一次性的木筷、鐵筷等的需求上升,反而會導致對森林資源和其它資源的真正破壞和浪費。 在「禁筷」問題上最積極的就是「綠色和平」等組織的宣傳手法是很可疑的——如果說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普通大眾不了解一次性筷子真正由來實屬正常,難道這些「專業人士」竟不曾深入企業和田間去調查一下嗎?完全有理由質疑,這些所謂的「環保組織」其實很清楚一次性筷子根本無害於原生的森林,但仍然用「拯救森林筷行動」等口號來愚弄公眾、欺世盜名!他們發動學生、利用媒體,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餐飲場所打上標籤,進行醜化宣傳,從而威逼社會「禁筷」來實現自己「不證自明」的訴求。這種傳教式的宣傳手段其實正是反智、反公益的流毒。 最後再說一下真正對森林資源造成極大破壞的產業——高檔實木地板、實木家具等奢侈品,以及高檔社區中移植的那些古樹原木。且不說地板和家具商們號稱的「巴西進口」的木材中有多少其實正來自中國的山林,這些真正砍伐原木作為材料的高檔商品競相以「環保」為宣傳口號,而社會公眾以及「綠色和平」等組織對之無動於衷,卻對並非使用原木的一次性筷子肆意妖魔化。 剖析這種現象,一方面是由於前者的利益集團太過強勢,尤其和媒體的關係深厚,而後者所損害的只是那些無力自辯且沒有代言人的「沉默」樹農和打不起廣告的小企業、小生意人;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反對實木地板和實木家具會真正觸及到相當多數「社會精英」的高檔消費享受,雖然明知其害也不敢觸犯「貴人」的「眾怒」,而後者不過舉手之勞即可彰顯所謂的「環保精神」,所以雖然明知其謬也要用謠言去「傳教」。對於這號「環保組織」的宣傳口號,大家最好還是要保留點質疑,以免人云亦云,落得自欺欺人,禍國殃民。 一次性筷子不一定乾淨、衛生,反覆利用後,如果消毒不徹底,可能會將一些傳染性疾病帶給其它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