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傘南星
一把傘南星 |
中文學名:一把傘南星 拉丁學名: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拼音:yibasannanxing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佛焰花目 科:天南星科 屬:天南星屬 |
一把傘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塊莖扁球形,徑達6厘米。鱗葉綠白或粉紅色,有紫褐色斑紋。葉1,極稀2;葉放射狀分裂,幼株裂片3-4,多年生植株裂片多至20,披針形、長圓形或橢圓形,無柄,長(6-)8-24厘米,長漸尖,具線形長尾或無;葉柄長40-80厘米,中部以下具鞘,紅或深綠色,具褐色斑塊。花序梗比葉柄短,色澤與斑塊和葉柄同,直立;佛焰苞綠色,背面有白色條紋,或淡紫色,管部圓筒形,長4-8毫米,喉部邊緣平截或稍外卷,檐部三角狀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7厘米,先端漸窄,略下彎;雄肉穗花序長2-2.5厘米,花密;雌花序長約2厘米;附屬器棒狀或圓柱形,長2-4.5厘米;雄花序的附屬器下部光滑或有少數中性花;雌花序的具多數中性花。雄花具短梗,淡綠、紫或暗褐色,雄蕊2-4,藥室近球形,頂孔開裂;雌花子房卵圓形,無花柱。漿果紅色,種子1-2。花期5-7,果期9月。
目錄
形態特徵
株:塊莖扁球形,徑達6厘米。
葉:鱗葉綠白或粉紅色,有紫褐色斑紋。葉1,極稀2;葉放射狀分裂,幼株裂片3-4,多年生植株裂片多至20,披針形、長圓形或橢圓形,無柄,長(6-)8-24厘米,長漸尖,具線形長尾或無;葉柄長40-80厘米,中部以下具鞘,紅或深綠色,具褐色斑塊。
花:花序梗比葉柄短,色澤與斑塊和葉柄同,直立;佛焰苞綠色,背面有白色條紋,或淡紫色,管部圓筒形,長4-8毫米,喉部邊緣平截或稍外卷,檐部三角狀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7厘米,先端漸窄,略下彎;雄肉穗花序長2-2.5厘米,花密;雌花序長約2厘米;附屬器棒狀或圓柱形,長2-4.5厘米;雄花序的附屬器下部光滑或有少數中性花;雌花序的具多數中性花。雄花具短梗,淡綠、紫或暗褐色,雄蕊2-4,藥室近球形,頂孔開裂;雌花子房卵圓形,無花柱。
果:漿果紅色,種子1-2。
產地分布
分布:印度北部和東北部、尼泊爾、緬甸、泰國北部。中國的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安徽、浙江、台灣、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香港、廣西、貴州、四川、雲南及西藏。生於:海拔200米林下、灌叢、草坡、荒地。
一把傘南星(天南星)的塊莖藥用
【科屬分類】天南星科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毒
【歸經】肺;肝;脾經
【功效】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散結消腫
【功效分類】止咳藥;清熱燥濕藥
【主治】中風痰壅;口眼歪任意;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風痰眩暈;癲閒;驚風;破傷風;咳嗽多痰;癰腫;瘰癧;跌打麻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一般制後用:或入丸散。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
藥理作用 1.抗驚厥作用:腹腔注射天南星水煎劑3g/kg,可明顯對抗士的寧,五甲烯四氮唑及咖啡因引起的驚厥,但不能對抗電休克的發作,且品種不同其抗驚強度有所差異,但也有報告指出,天南星不能對抗士的寧所致的驚厥和死亡,但能對抗煙鹼所致的驚厥死亡,尚能消除其肌肉震顫症狀;對小鼠肌肉注射破傷風毒素所致的驚厥,天南星能推遲動物死亡的效果。
2.鎮靜、鎮痛作用:兔及大鼠腹腔注射天南星煎劑後,均呈活動減少、安靜、翻正反射遲鈍。並能延長小鼠對成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且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3.祛痰作用:採用小鼠酚紅排泄法進行實驗,表明天南星水劑有祛痰作用,給藥組自呼吸道排出酚紅量分別為對照組的150%及170%。
4.抗腫瘤作用:鮮天南星(未鑑定品種)的水提取液經醇處理的製劑,體外對Hela細胞有抑制作用,對小鼠實驗性腫瘤如肉瘤S180,HCA實體型及U14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並證實d一甘露醇可能是抗癌有效成分。
5.抗氧化作用:天南星所含兩種生物鹼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抑制肝線粒體脂質過氧化反應等活性。
6.其它作用:天南星中兩種生物鹼S201和S202對離體犬的心房和乳頭肌收縮力及竇房節頻率均有抑制作用,並能拮抗異丙腎上腺素對心臟的作用。鮮天南星的水提醇沉製劑,體外對Hela細胞有抑制作用。對小鼠實驗性腫瘤有效,對S180、HCA實體型、U14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考證
1.出自《本草綱目拾遺》。《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天南星,全株有毒。含毒成分:根頭含有毒的生物鹼;根、葉、莖都含苛辣性毒素。
2.中毒症狀:皮膚與之接觸發生瘙癢;誤食後舌、喉發癢而灼熱,腫大,嚴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食五錢可引起中毒。
3.解救方法:皮膚中毒可用水或稀醋。鞣酸洗滌。或者誤食中毒服稀醋或鞣酸或濃茶、蛋清等。如呼吸困難則供氧氣,必要時作氣管切開。
4.民間驗方:醋(黑醋或白醋)一至二兩,加薑汁少許,內服或含漱;生薑一兩,防風二兩,甘草五錢,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後內服一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