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驚噩耗黛玉魂歸
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
以錯綜複雜的清代上層貴族社會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18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可謂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1]
事與願違,就是《紅樓夢》的主旋律,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逃掉這樣的命運。他們之中,不乏為了自己的人生而努力的角色,但卻無法逃脫一個「命」字。這才是《紅樓夢》最可悲之處。[2]
目錄
驚噩耗黛玉魂歸
史大姑娘家被抄了,把部分細軟偷運至榮府,鳳姐作主收下。賈璉大發雷霆,責怪鳳姐這麼大的事不去討兩位太太的示下,就這麼大膽隨便自作主張?賈璉惶惶不安,如今不比以往,從裡頭透出信來,說有人彈劾老爺外任放空,主上臉色就不好看,虧着有三妹妹和番的功勞才算罷了,還有……
賈政認為大凡侯門公府一代不如一代,總是安富尊榮的緣故,應該讓寶玉去領略一下漢關鋒火、海域悲笳之聲,故請北靜王庇護寶玉去了西海沿子。
自寶玉走後,黛玉舊病加重,她日日盼,夜夜想,巴望寶玉早日返回大觀園。雪雁和紫鵑急得不知怎麼好,紫鵑只好來找鳳姐。到了鳳姐院中,聽平兒說明了史家被抄的事,紫鵑不敢驚動鳳姐,無可奈何地出來,只好去求寶釵。
一個婆子哆哆嗦嗦地在門口回話,說剛才送來急信,薛蟠為爭一個戲子把仇都尉的公子給打了,現在讓巡檢衙門給鎖了去了。
這一日,跟隨寶玉的僕人回來說:寶玉在路上遇見強盜,船翻人亡,只找到那塊玉。
偏偏禍不單行,孫紹祖送來訃聞,說迎春死了。賈母哭得死去活來。這時,紫鵑顧不得丫頭婆子的阻擋,膝行至老太太身邊,掏出帶血的帕子。賈母怒指眾人為何瞞着她。
黛玉忍着咳嗽,獨自到桃林閒步,行至花冢前,忽聽小紅和紫鵑竊竊私語,好像是說寶玉遇匪盜搶劫,下落不明。黛玉聽信,精神恍惚,咳血不止,暈倒在花冢旁。
黛玉搖搖幌幌向怡紅院走來,一把大鋼鎖掛在院門上。黛玉死命拍門,不斷呻吟:「寶玉——寶玉——快開門!」紫鵑氣喘吁吁地趕來,勸黛玉回瀟湘館休息。黛玉呆愣愣地重複着:「是該回去了!」
黛玉病重,不斷咳血。她留戀地咀嚼着寶玉送給她的帕子上的題詩,淚如雨下。她突然一撒手,把詩稿扔進火里,不斷地說着:「寶玉——等等我!」
寶玉得救,終於回來了!他奔進大觀園去找林妹妹,可林黛玉此時已氣絕而亡。空無一人的瀟湘館靜悄悄的,靜得令人可怕,寶玉四處找尋,均不見黛玉的蹤影。最後,他神魂顛倒地坐在黛玉的床前,發出撕心裂肺的心聲:「林妹妹,我回來了!」[3]
視頻
評論
《紅樓夢》成書於清朝乾隆時期。最初被發現的都是手抄本。這些手抄本有的把這本書定名為《石頭記》。據考證,這部小說的作者是曹雪芹。但是對於曹雪芹的身世如何,至今所知甚少。普遍認為《石頭記》或者《紅樓夢》的前八十回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但是這八十回並沒有形成一本完整的書。所以在後世出現了很多人續寫《紅樓夢》。其中現在流傳最廣的是程偉元高鄂整理出版於1792年的120回版本,通稱程乙本。
《紅樓夢》寫了幾十個栩栩如生的人物,當為世界長篇小說之最。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鳳姐,湘,探,迎,惜,晴,紫,鴛鴦,平兒,可卿,襲人,妙玉,賈母,尤二姐,尤三姐,小紅,賈芸,倪二,柳湘蓮,薛蟠,珍,璉,司棋,芳官,賈環,趙姨娘,茗煙,邢夫人等。關於《紅樓夢》的主題,至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紅樓夢》無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一部小說。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小說「四大名着」之首,它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時代和國界,它也是世界文學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甚至在現代產生了一門以研究紅樓夢為主題的學科「紅學」。
就文學意義及隱含意蘊來說,《紅樓夢》確實不易透徹理解。所以,紅學研究專家胡文彬曾說過,讀《紅樓夢》一定要有耐心,「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重點。但是,我覺得讀《紅樓夢》要細嚼慢咽、反覆品味」。
「曹雪芹寫這部作品時把自己的思想才情發揮到極致,裡邊有戲曲家的語言、史家的語言,不細看是看不出來的。比如寫得很出彩的『王熙鳳出場』,就有戲劇的影子。」胡文彬說道。
「讀者問我,現在讀《紅樓夢》該重點讀什麼。其實,認識價值、審美價值是一部偉大作品最主要的東西。」張慶善對胡文彬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認同,「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寫人物寫得非常之好。我們讀完了書,可以通過這部偉大的作品認識社會、認識人生,這很重要」。
張慶善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紅樓夢》對人們影響之深。他指出,當我們發現一個人愛哭的時候,會想到林妹妹;看到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裡出醜,會想到「劉姥姥進大觀園」……甚至之前有國外的朋友在跟他談論電視劇《大宅門》的時候,令他很意外的說「女主角很像王熙鳳」。[4]
參考資料
- ↑ 紅樓夢在線閱讀網
- ↑ 《紅樓夢》所揭示的殘忍真相:事與願違的人生,才是最可悲的故事-百家號
- ↑ 紅樓夢-第一集 林黛玉別父進京都
- ↑ 評論:《紅樓夢》是否仍受歡迎?. 中新網文化. 2015-11-25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