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銀時代 第三章》(王小波 小說)

《白銀時代 第三章》是中國現代作家王小波寫的小說。

目錄

作品欣賞

3

辦公室鴉雀無聲,就像在學校里的習題課上。如你所知,學校里有些重大課程設有習題課,把學生圈在教室里做習題——對我來說,這門課叫作「四大力學」,一種不倫不類的大雜燴。老師還沒有資格講這樣的重大課程,但她總到習題課上來,坐在門口充當牢頭禁子的角色——坐在那裡搖頭晃腦地打瞌睡。我也來到習題課上,把溫熱的大手貼在臉上,目不轉睛地看着她,發現她搖晃得很有韻律。不時有同學走到她面前交作業,這時她就醒來,微笑着說道:做完了?謝謝你。總得等多數人把習題做完,這節課才能結束。所以她要謝謝每個交作業的人,但我總不在其中。每門課我都不交作業,習題分總是零蛋……老師在習題課上,扮演的正是辦公室裡頭頭的角色。

現在頭頭不在班上,但我手下的職員還要來找我的麻煩。很不幸的是,現在我自己也當了本室的頭頭,雖然在公司里我還是別人的手下。據說頭頭該教手下人如何寫作,實際上遠不是這樣。沒人能教別人寫作,我也不能教別人寫作——但我不能拒絕審閱別人的稿子。他們把稿件送到我辦公桌上,然後離去。過上半小時,或者一個小時,我把那篇稿子拿起來,把第一頁的第一行看上一遍,再把最後一頁最後一行看上一遍,就在閱稿簽上籤上我的名字。有些人在送稿來時,會帶着一定程度激動,讓我特別注意某一頁的某一段,這件事我會記住的,雖然他(或者她)說話時,我像一個死人,神情呆滯目光渙散,但我還是在聽着。過半小時或一小時之後,我除了看第一行和最後的一行,還會翻到那一頁,仔細地看看那一段。看完了以後,有時我把稿子放在桌面上,伸手抓起一支紅鉛筆,把那一段圈起來,再打上一個大大的紅叉——如你所知,我把這段稿子槍斃了。在槍斃稿子時,我看的並不是稿紙,而是盯住了寫稿人目不轉睛地看着,這個被槍斃的人臉色脹紅,眼睛變得水汪汪的,按捺着心中的激動低下頭去。假如此人是女的,並且梳着辮子,順着發縫可以看見頭皮上也是通紅的——這是槍斃的情形。被斃掉以後,說話的腔調都會改變,還會不停地拉着抽屜。很顯然,每個人都渴望被槍斃,但我也不能誰都斃。不槍斃時,我默默地把稿件收攏,用皮筋紮起來,取過閱稿簽來簽字,從始至終頭都不抬。而那個寫稿人卻惡狠狠地站了起來,把桌椅碰得叮噹響,從我身邊走過時,假作無心地用高跟鞋的後跟在我腳上狠命地一踩,走了出去。不管怎麼狠命,結果都是一樣。我不會叫疼的,哪怕整個腳趾甲都被踩掉——有抑鬱症的人總是這樣的。

當初我寫《師生戀》時,曾興奮不已——寫作的意義就在於此。現在它讓我厭煩。我寧願口乾舌燥、滿嘴砂粒,從石頭牆上被放下來,被人扔到木頭水槽里。這可不是個好的洗澡盆:在水槽周圍,好多駱駝正要喝水。我落到了它們中間,水花四濺,這使它們暫時後退,然後又擁上來,把頭從我頭側、胯下伸下去,為了喝點水。那些在四堵方木壘成的牆中間,積滿了混濁、發燙的水。但我別無選擇,只能把這種帶着羊尿氣味的水喝下去——這水池的里側塗着柏油,這使水的味道更臭。在遠處的石階上,老師揚着臉,雪白的下巴尖削,不動聲色地看着我——她的眼睛是紫色的。她把手從袍袖裡伸了出來,做了一個堅決的手勢,黑奴們又把我拖了出來,帶回教室,按在蒲團上,繼續那節被瞌睡打斷了的熱力學課——雖然這樣的故事準會被槍斃,但我堅信,克利奧佩屈拉曾給一個東方人講過熱力學,並且一定要他相信,未來的世界是銀子做的。

我坐在辦公室的門口,這是頭頭的位置。如你所知,沒人喜歡這個位置……對面的牆是一面窗子,這扇窗通向天頂,把對面的高樓裝了進來,還裝進來蒙蒙的霧汽。天光從對面樓頂上透了下來,透過樓中間的狹縫,照在霧汽上。有這樣的房子:它的房頂分作兩半,一半比另一半高,在正中留下了一道天窗。天光從這裡透入,照着蒙蒙的霧汽——這是一間浴室。老師沒把我拴在外面,而是拴在了浴室里光滑的大理石牆上。我岔開雙腿站着——這樣站着是很累的。站久了大腿又酸又疼。所以,我時常向前倒去,掛在拴住的雙臂上,整個身體像鼓足的風帆,肩頭像要脫臼一樣疼痛。等到疼得受不了,我再站起來。不管怎麼說罷,這總是種變化。老師坐在對面牆下的浴池裡,坐在變換不定的光線中。她時常從水裡伸出腳來,踢從牆上獸頭嘴裡注入池中的溫水。每當她朝我看來時,我就站直了,把身體緊貼着牆壁,抬頭看着天頂,霧氣從那裡冒了出去,被風吹走。她從水裡爬了出來,朝我走來,此時我緊緊閉上眼睛……後來,有隻小手捏住我的下巴,來回扳動着說:到底在想什麼呢?我也一聲不吭。在她看來,我永遠是寫在牆上的一個符號「X」。X是性的符號。我就是這個符號,在痛苦中拚命地伸展開來……但假如能有一個新故事,哪怕是在其中充當一個符號,我也該滿意。[1]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1997)當代著名學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於北京,l968年去雲南插隊,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商業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後回國,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後辭職專事寫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區第八區。王小波無論為人為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寫作標榜「智慧」、「自然的人性愛」「有趣」,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師承穆旦(查良錚)。[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