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唐書·韋陟傳》

《新唐書·韋陟傳》

中文名: 《新唐書·韋陟傳》



韋陟(697年~761年),字殷卿,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人。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左僕射韋安石之子。[1]


目錄

原文 

韋陟字殷卿,京兆萬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為并州司馬,始生陟及斌,俱少聰敏,頗異常童。神龍二年,陟始十歲,拜溫王府東閣祭酒,累遷秘書太堂丞,有文彩,善隸書,辭人、秀士已游其門矣。開元初,丁父憂,杜門不出八年,與弟斌相勸勵,探討典墳,俱有盛名。張九齡一代辭宗,為中書令.引陟為中書舍人,時人以為美談。


後為禮部侍郎。陟好接後輩,尤鑑於文,雖辭人後生,靡不諳練。曩者主司取與,皆以一場之善,登其科目,不盡其才。陟令舉人自通所工詩筆,先試一日,知其所長,然後依常式考核,片善無遺,美聲盈路。李林甫忌之,出為襄陽太守,尋移河東太守,充本道採訪使。十二年入考,右相楊國忠惡其才望,恐其踐台衡,乃引河東人吳象之謂日:「子能使人告陟乎?吾以子為御史。」象之乃告陟與御史中丞吉溫結托,欲謀陷朝廷,又誘陟侄韋元志證之。陟坐貶昭州平樂尉。會祿山反,陷洛陽,弟斌為賊所得。國忠欲構陟與賊通應,潛令吏卒伺其所居。陟堅臥不動。


肅宗即位於靈武,有詔令陟赴行在.深器之,拜御史大夫。杜甫上表論房琯有大臣度,辭旨迂誕,肅宗怒,令陟訊之。陟因入奏曰:「杜甫所論房琯事,不失諫臣大體。」上由此疏之。時朝臣立班多不整肅,至有班頭相吊哭者,乃罷陟御史大夫,授吏部尚書。因宗人伐墓柏,坐不能禁,出為絳州刺史。


陟早有台輔之望,間被李林甫、楊國忠所擠。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謂經緯之器


遭後生騰謗明主見疑常鬱郁不得志乃嘆曰吾道窮於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因遘疾,卒於虢州,時年六十五,贈荊州大都督。


譯文 

韋陟字殷卿,京兆萬年縣人。他的父親韋安石很晚才有兒子,擔任并州司馬時才生下韋陟和韋斌,兄弟二人年少時都十分聰敏,和平常孩童很不一樣。神龍二年,韋陟才十歲,被授予溫王府東閣祭酒一職,多次升遷為秘書太堂丞,有文才,善寫隸書,文人秀士已經登門和他交往了。開元初年,父親去世,韋陟閉門不出八年,和弟弟韋斌互相勸勉鼓勵,探究研討古典文籍,二人都有了盛大的名聲。張九齡是當時的文壇宗主,擔任中書令,引薦韋陟做中書舍人,當時人們傳為美談。


後來韋陟擔任禮部侍郎,喜好結交後輩,尤其是幫他們鑑別文章,即使是後輩文人,沒有不熟悉的。先前禮部主管部門選拔人才,都是憑一場考試選出成績好的進行錄取,不能盡顯考生才華。韋陟讓舉人們根據自己擅長的詩文筆法先考核一日,知道了考生的長處後再依照常規形式進行考核,考生的優點沒有遺漏,讚美韋陟的聲音傳播很廣。李林甫妒忌他,讓他出任襄陽太守,不久轉任河東太守,充任河東道採訪使。開元十二年來到朝廷考績,右相楊國忠厭惡他的才華名望,擔心他進入台閣任職,於是叫來河東人吳象之,對他說:「你能讓人告發韋陟嗎?我讓你擔任御史。」吳象之於是誣告韋陟和御史中丞吉溫勾結,想要謀反朝廷,又誘使韋陟的侄子韋元志證實這件事。韋陟因此獲罪被貶謫為昭州平樂尉。適逢安祿山謀反,攻陷洛陽,弟弟韋斌被叛賊抓獲。楊國忠想構陷韋陟與叛賊勾結,暗地裡派人監視他的居所。韋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唐肅宗在靈武登位稱帝,下詔讓韋陟前去行宮,十分器重他,任命他為御史大夫。杜甫上奏表說房琯有大臣的氣度,言辭內容荒誕迂腐,肅宗十分生氣,讓韋陟審問杜甫。韋陟上奏說:「杜甫上表議論房琯的事情,並未失去諫臣的本份。」皇上因此疏遠韋陟。當時官員上朝時班列多有不整齊肅穆的情況,甚至有人在朝廷上弔唁哭泣,於是罷免了韋陟御史大夫一職,改任吏部尚書。因不能禁止宗族之人砍伐墓地柏樹獲罪,離開朝廷擔任絳州刺史。


韋陟早年就有躋身台閣的聲望,先後被李林甫楊國忠排擠。等到中原兵戈四起,天下戰事頻繁,韋陟經常自認為有經天緯地的才能,卻遭到後生毀謗,被君主懷疑,常常鬱郁不得志,於是感嘆到:「我的道路困厄到這個地步嗎?有志向卻不能施展,難道不是天命嗎?」因為生病死於虢州,享年六十五歲,朝廷追贈他為荊州大都督。


參考來源

  1. 韋陟博雅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