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
原文
青州东香山之前[1],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母股生巨疽[2],痛不可 忍,昼夜嚬呻[3]。周抚肌进药,至忘寝食。数月不痊,周忧煎无以为计。梦 父告曰:“母疾赖汝孝。然此疮非人膏涂之不能愈,徒劳焦恻也。”醒而异 之。乃起,以利刀割胁肉:肉脱落,觉不甚苦。急以布缠腰际,血亦不注。 于是烹肉持膏,敷母患处,痛截然顿止。母喜问:“何药而灵效如此?”周 诡对之。母疮寻愈。周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既痊,有巨痕如掌。 妻诘之,始得其情。
异史氏曰:“刲股为伤生之事[4],君子不贵。然愚夫妇何知伤生之为不 孝哉[5]?亦行其心之所不自己者而已[6]。有斯人而知孝子之真,犹在天壤[7]。司凤教者[8],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9],赖兹刍荛[10]。”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1]青州:府名,治所在今山东省益都县。香山:嘉靖《青州府志》卷六:“城东四十五里为香山,《齐乘》所谓 山是也。”
[2]疽,痈疽,恶疮名。
[3]嚬呻:皱眉呻吟。嚬,通“颦”,皱眉。
[4]刲(kuī盔)股:割股,指割股疗亲。
[5]伤生之为不孝:《孝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伤害:否 则即为不孝。
[6]不自己:不能自我克制。
[7]天壤:犹言天地之间。
[8]司风教者:主管风俗教化的人,指掌权官吏。
[9]阐幽明微:即阐明幽微。幽微:指含义深远的道理。
[10]赖兹刍荛:意谓依赖此篇浅陋之文。刍荛,作者自谦之词,谓文章 浅陋。
翻译
青州东香山前的村子里,有个叫周顺亭的人,侍奉母亲最孝顺。母亲大腿上生了个很大的毒疮,疼痛得难以忍受,白天黑夜都皱着眉头呻吟。周生为母亲擦洗换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过了几个月仍不见痊愈,周生忧心如煎毫无办法。
有天夜里,周生梦见父亲对他说:“你母亲的病全靠你的孝顺。然而这种疮口不用人膏涂抹是不能治愈的,焦急悲痛也是徒劳。”周生醒来感到很奇怪。于是起床,用很锋利的刀子割自已腰侧的肉;肉割下来了,觉得不太痛苦。急忙用布缠住腰际,血也不往外流。于是把肉烹制成膏,拿去敷在母亲疮口上,疼痛立时就止住了。母亲大喜,问:“什么药这样灵验?”周生没对母亲说实话。母亲的疮口很快痊愈了。周生时时掩盖着自己刀割的伤口,就连妻子和孩子也不知道。他的伤口愈合以后,留有巴掌大的一块疤痕。妻子再三追问他,才得知真情。[1]
一、关于作者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的来源非常广泛,或者出于作者的亲身见闻,或者是借鉴过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间传说,或者是作者的虚构。虽然有些故事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因为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创作理念,所以能够旧瓶装新酒,传达出独特的意蕴。
《聊斋志异》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颂扬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颜氏》《狐谐》《仙人岛》;有的描写了儿童的胆量和计谋,如《贾儿》《牧竖》等;有的则纯是描述奇闻异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则是通过一些奇闻异事,表达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骂鸭》《狼三则》《螳螂捕蛇》等。[2]
参考来源
一、关于作者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的来源非常广泛,或者出于作者的亲身见闻,或者是借鉴过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间传说,或者是作者的虚构。虽然有些故事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因为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创作理念,所以能够旧瓶装新酒,传达出独特的意蕴。
《聊斋志异》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颂扬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颜氏》《狐谐》《仙人岛》;有的描写了儿童的胆量和计谋,如《贾儿》《牧竖》等;有的则纯是描述奇闻异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则是通过一些奇闻异事,表达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骂鸭》《狼三则》《螳螂捕蛇》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