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胡頹子葉
《中藥大辭典》:胡頹子葉 |
拼音Hú Tuí Zǐ Yè
別名蒲頹葉(《中藏經》)。
出處《本草拾遺》
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的葉片。
性味《綱目》:"酸,平,無毒。"
功能主治治咳嗽氣喘,咳血,癰疽,外傷出血。
①《中藏經》:"治喘嗽上氣。"
②《綱目》:"肺虛短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0.8~1兩);或研末。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複方①治一切肺喘劇甚者:蒲頹葉焙研為細末。米飲調服二錢匕,並服取瘥。(《中藏經》)
②治咳嗽:鮮胡頹子葉-兩。煎湯,加糖少許內服。(《泉州本草》)
③治肺結核咳血:鮮胡頹子葉八錢,冰糖五錢。開水沖燉,飯後服,日報二次。(《閩東本草》)
④治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胡頹子葉、枇杷葉各五錢,水煎服;或胡頹子葉研粉,每天服二次,每次一錢半,酌加白糖或蜂蜜,開水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癰疽發背,金瘡出血:鮮胡頹葉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⑥治蜂、蛇咬傷:鮮胡頹葉搗爛絞汁和酒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各家論述《綱目》:"蒲頹葉治喘咳方,出《中藏經》,甚者亦效。雲有人患喘三十年,服之頓愈。甚者服藥後,胸上生小癮疹作癢,則瘥也。虛甚加人參等分,名清肺散。大抵皆取其酸澀,收斂肺氣耗散之功耳。"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胡頹子葉(干)、鬼針草各5錢,水煎,2次分服,10天為一療程。治療87例,經一療程後,近期控制1例,顯效14例,好轉59例;2個療程後近期控制16例,顯效29例,好轉33例。對氣喘,咳嗽、咳痰均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平喘作用似更顯着。但遠期療效還有待觀察。
②治療哮喘
胡頹子葉曬乾,文火炒至微黃,研末備用。每次用熱米湯送服1錢,早晚各1次,連續15天,必要時可服數周。治療100餘例,一般服藥10~15天後症狀即顯着好轉,部分病人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尤其對虛寒型病人療效較好。或每日用胡頹子葉1兩,水煎分3次服,連服4天。治療5例,均於3~4天見效。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胡頹子葉 拼音Hú Tuí Zǐ Yè
英文名Thory Elaeagnus Leaf, Leaf of Thorny Elaeagnus
別名蒲頹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胡頹子 常綠直立灌木,高3-4m。具刺,刺長20-40mm,深褐色;小枝密被銹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後顯黑色,具光澤。葉互生;葉柄長5-8mm;葉片革質,橢圓形或闊橢圓形,長5-10cm,寬1.8-5cm,兩端鈍或基部圓形,邊緣微反卷或微波狀,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銀白色,密被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側脈7-9對,與中脈開展成50-60°角,網狀脈在上面明顯。花白色或銀白色,下垂,被鱗片,1-3朵生於葉腋;花梗長3-5mm,花被筒圓形或漏斗形,長5-7mm,先端4裂,裂片內面被短柔毛;雄蕊4,花絲極短;子房上位,花柱直立,無毛。果實橢圓形,長12-14mm,幼時被褐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核內面具白色絲狀棉毛。花期9-12月,果期翌年4-6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m以下的向陽山坡或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性狀鑑別 葉征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9cm,寬2-4cm,先端鈍尖,基部圓形,全緣或微波狀緣,革質,上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具光澤,散生少數黑褐色鱗片;葉背面被銀白色星狀毛,並散生多數黑褐色或淺棕色鱗片,主脈在葉背面突出,密生黑褐色鱗片,葉片常向背面反卷,有時成筒狀。葉柄粗短,長0.5-1cm,灰黑色。質稍硬脆,氣微,味微澀。以葉大、色淺綠、上表面具光澤、無枝梗、無碎葉雜質者為佳。
顯微鑑別 葉片橫切面:主脈上表皮細胞外側角質層很厚,厚5-6μm,下表皮細胞外側角質層較薄,厚3-4μm,有時可見非腺毛的縱切面,柄部可見3-4個並列的長方形細胞,上部呈水牛角狀的兩歧分枝,細胞壁木質化。上表皮下有2層排列整齊的厚角細胞,再向內為排列疏鬆的類圓形薄壁細胞,內中均含葉綠粒,少數細胞內含細小的草酸鈣短柱晶,成叢存在於細胞中,下表皮內側有數層厚角細胞,再向內為較大的類圓形薄壁細胞,主脈維管束呈半圓形,維管束鞘纖維分散環繞於維管束外,常2至數個纖維聚成一堆,壁厚,腔小,木質化。維管束木質部圍成半圓形,含導管、管胞和單列射線,中央有排列疏鬆的薄壁細胞形成半月形似髓部,韌皮部在木質部外側亦形成半圓形,此外偶見薄壁細胞中含有單寧物質。葉片厚約0.2mm,表皮細胞同主脈,上表皮下具一列排列緊密整齊的橢圓形厚角細胞,下表皮有時可見氣孔的斷面及非腺毛的縱切面,柵欄組織為2-4層圓柱形細胞,海綿組織細胞排列疏鬆,寬度與柵欄組織近相等,個別細胞內含成叢的細小短柱晶。側脈紙管束分布其間。
粉末特徵:黃綠色。①黃棕色盾狀鱗片,直徑300-500μm,由無數一端尖銳的細長細胞放射排列組成,其另一端集中於中心,各細胞的側壁全部相連;柄部由數枚細胞組成,所有細胞壁全部木質化。②透明的星狀非腺毛,頭部直徑115-300μm,由數十枚細長細胞組成,其一端略膨大,集中於中心,另一端漸尖,游離放射狀伸出,側壁僅在近中央的一端部分相連,柄部的組成與盾狀鱗片相似,細胞壁全部木質化。③草酸鈣柱晶,長2-4μm。④纖維木質化,直徑6-11μm。⑤葉的上表皮細胞波狀彎曲。⑥下表皮細胞多角形。
化學成分葉含羽扇豆醇(lupeol),熊果酸(ursolic aic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熊竹素(kumatadenin)。花含揮髮油。
鑑別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溫浸(50-60℃)2小時,濾過;取濾液2ml,加鹽酸1-2滴,再加鎂粉少許,溫水浴中保溫片刻,溶液顯淡紅色。(黃酮反應)
性味味酸;性微溫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止血;解毒。主肺虛咳嗽;氣喘;咳血;吐血;外傷出血;癰疽;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搗敷;或研末,第次2-3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煎湯熏洗。
各家論述1.《綱目》:蒲頸葉治喘咳方,出《中藏經》,甚者亦效。雲有人患喘三十年,服之頓愈。甚看服藥後,胸上生小癮疹作癢,則瘥也。虛甚加人參等分,名清肺散。大抵皆取其酸澀,收斂肺氣耗散之功耳。
2.《中藏經》:治喘嗽上氣。
3.《綱目》:肺虛短氣。
摘錄《中華本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