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雜文》
簡介
且介亭雜文末編、「以眼還眼」、論俗人應避雅人、《草鞋腳》、買《小學大全》記、《看圖識字》、門外文談、《木刻紀程》小引、拿來主義、病後雜談、拿破崙與隋那、病後雜談之餘、難行和不信、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儒術、從孩子的照相說起、說「面子」、答《戲》周刊編者信、隨便翻翻、答曹聚仁先生信、韋素園墓記、答國際文學社問、憶劉半農君、隔膜、憶韋素園君、關於新文字、運命、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中國文壇上的鬼魅、寄《戲》周刊編者信、中國語文的新生、連環圖畫瑣談、附記、臉譜臆測、論「舊形式的採用」
《且介亭雜文》(「且介」讀作「租界」,因為有一段時間,魯迅先生住在上海閘北帝國主義越界築路的區域,這個地區有「半租界」之稱。魯迅先生有很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對帝國主義十分憎恨,因此將「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標明這些雜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間裡寫的,將「租」與「界」的「禾」與「田」去掉,表示先生不願將自己國家的「禾」與「田」讓給帝國主義。二字形象地諷刺了當時國民黨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現實。)
內容鑑賞
1935年,魯迅居住在上海閘北四川路帝國主義越界築路區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雜文,命名為《且介亭雜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國的主權只剩下一半。後又有《且介亭二編》、《且介亭末編》。
《且介亭雜文》共三集,於一九三七年七月同時出版。前兩集由魯迅親自編定,後一集裡部分稿件也經集中,其餘則由夫人許廣平代為輯成。這些雜感不僅技巧圓熟,論證豐富,而且作者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也大都經過融會貫通,遵循雜感的特點結合在具體的內容里,符合於中國成語的所謂「深入化境」,在藝術上表現了突出的簡約嚴明而又深厚朴茂的風格。[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