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殷天堂

重新導向頁面
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願你歸來仍是少年》中國當代作家殷天堂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合上《願你,歸來仍是少年》這本書,我仍意猶未盡,心中有一種莫名的觸動,那優美的,智慧的文字,讓我思緒萬千,捧在手中的書久久不願放下。但是,當我讀了這本書時,心中倒有幾分惆悵。《願你,歸來仍是少年》,回歸自然,回歸壯志凌雲的年代,已不可能,一去不復返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那只是個美好的願望和說辭而已。

這本書甄選林清玄的代表性散文45篇,將他在不同歲月中的人世牽絆一一呈現。從翩翩少年到年過花甲,猶如從清晨到黃昏,一路走來,最終都要回到最初的模樣,這便是不忘初心吧。在外闖蕩半生,無論經歷什麼樣的挫折,什麼樣的困難,咬咬牙,扛過去,堅持自己的理想,做最初的自己。不忘初心,初心活着,想來簡單,做來真難。因為人生路上,我們總會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一旦自控不住,便會隨波逐流,從而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細細品味全書,不難看出,作者雖然經歷年少到成年,從稚嫩到成熟,但始終保持那顆初心,那顆少年的真心。我們雖然還只是流年,雖然只來到這茫茫紅塵幾十年,人生美麗的風景還在後面,但是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守住初心,有沒有快要忘記我們的初心。人人都有喜怒哀樂,人人都有一面鏡子,對着鏡子看看,那個鏡子裡的人還是不是當初的我的模樣。最喜歡書中這樣一段話:「我們都在人生的單行道上孑然獨行,或許受苦,或許疲憊,但愛的微光總在記憶的最初,縱使太陽和星月都冷了,也有一股溫柔的力量,從故鄉的群山間超拔而出,溫暖你心。」

走心的文字告訴我們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會有諸多逆境,但是我們都可以不被歲月所牽絆,能夠一直像少年時候無所畏懼,充滿激情與希望,無論周圍的人怎麼看待,我們也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朝着自己最初的夢想,一路前行。正如此刻的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奪取健康的勝利,也許身邊的人會有一些不同的其他選擇,但是我一旦認定了自己的道路,就必須全力以赴,不光是為了愛我的爸媽、兄弟姐妹、紅顏知己,為我操心的醫生老師,更是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願遠行的我都能看見最美的風景,願歸來的我終等到最暖的燈火。年輕時,我們懷着夢想,奮不顧身;中年時,我們就會看見大千世界的各種形態;年老時,我們盼望回到起點,歷經人生種種磨難,才知道原來這才是我們想要到達的地方,這裡的生活才是我們最享受,做舒適的生活。願我們不忘初心。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2

林老先生的文章看得越多,越容易成為他的粉絲。最初不懂他為什麼會連續十年雄踞「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會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看過他的散文之後,就知道了各種緣由。本以為讀散文,我是拒絕的。顯然,林清玄的散文刷新了我的認知。《願你,歸來仍是少年》是節選的散文集,第一章的標題是《經百千劫,又不能報父母深恩》,從各個角度去講作者的父親母親。父親母親的愛就是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原因,缺失父愛和母愛的孩子,本能的會質疑自身存在的意義,這樣的心境之下,有失去人間大愛的人其實不難理解。作家在描述父愛母愛的時候,描寫童年生活的時候,用詞雖不華麗,卻總能給與讀者溫暖的感受,這樣的感受來源於夕陽西下的農人回家,來源於父親母親對兄弟姐妹們的諄諄教導,來源於小時與哥哥一起去看電影的甜美回憶,鄉間生活的刻畫很生動,很容易就將讀者領入兒時的田園生活。

第二章描寫的是《閱讀故鄉的一百種方法》。白岩松曾經在一期節目中說:「中國人的信仰,第一是孩子,第二是吃」,深以為然。這個篇章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在談「吃」,談吃的食物是什麼,談與自己一起吃的人是誰,為了吃小時候都經歷過什麼......故鄉的味道,父親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妻子的味道就是吃的味道,就是打小開始一直食用的,刻印在腦海中、味覺里、血液中的味道。閱讀故鄉,就是通過食物打開入鄉的大門,感受着深入內心的味道,感慨着周遭的變更。

第三章《幸好人生有離別》描述了愛情的甜蜜、苦澀、求不可得,也講述了作家寄託於「植物」中的感情。作者引用了詩詞、禪語,把自己對感情的領悟、對人世的感悟寫入其中。文章《枯萎的桃花心木》是小學時期曾經學習過的課文,再讀的時候很是親切

第四章《好雪片片》是作者的一些代表作,讀起來很精彩。林清玄的文章文辭沒有過於華麗,卻也很美,感情真摯,容易引起共鳴。尤其在描寫鄉間的生活場景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鋪展在眼前,背景的顏色是暖暖的,步調悠悠的隨着作者一起在田間漫步,愜意也生趣。

其實,林老先生是在寫鄉愁,鄉愁是一種病,鄉愁是人生道路上的教科書。

3

我讀完了林的這部散文集——《願你,歸來仍是少年》,在讀完的一瞬間,我竟捨不得合上書,坐在椅上,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經歷的一些人,一些事。那感覺,如夢如幻。通覽全書,我最愛其中一篇文章——《飛入芒花》,它講述了作者回憶年幼時母親在身邊的陪伴,母親不僅要照料一家三十幾口的衣食(過去人們都是親戚父母一塊兒住,且孩子尤其多),加之要養豬飼雞,教育孩子。而母親最操心林清玄,作者的病弱是母親對他的照顧無微不至,母親常與作者在舊家前的一片芒花中講述故事,等父親回家。現在,一間間透天厝代替了芒花, 母親的頭髮卻全白了,作者百感交集,心感愧疚。

我想要珍惜現在的時光,多陪陪父母。看清父母臉上的每一絲皺紋,每一縷白髮,記清父母在不同場景的每一幅樣貌,凝聽父母的每一句念叨。就算他們老了,老得認不出我了,但我也會含着淚說:沒關係,我還記得呢。我還不忘初心,童心未泯。

願你,走出半生,仍懷童心,仍不忘當年。書中聚集了林清玄的回憶,身為一個台灣人,他對祖國大陸充滿了強烈的愛意,對母親充滿了懷念。他在書中回憶了童年時的頑皮自由,少年時的叛逆迷茫,還有成年時的熱血獨立:母親為捉住逃跑的他而摔倒,他心疼地扭頭回去輕撫她;他上學時以學校要去郊遊為藉口,獨自一人走到深林?着涓涓流水,看着姑娘們用力地用棒槌捶打着衣服,水花四濺;成年後在世間遇到以買餃子為生的林媽媽,修理物品技藝高超的「世間第一針」,還有漸漸被人們淡忘的剪影技術……

這本書如同一部電影,選取林清玄的生活片段,把他的半生經歷都展現在我的面前,我尋到了不少共識,也獲得了許多。我也心存一絲傷感,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在父母眼裡,我們似乎昨天還是個七斤六兩的嬰兒,而今天就變成了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在我眼裡,父母也老得太快,似乎昨天還精神抖擻地去公園散步,今天就腰疼得下不了地了,昨天還能聽見我在背後低聲說壞話,今天我扯着嗓子喊他們都聽不見了,昨天還記得第二天應該去買些毛線來為我織衣,今天就忘了做完了一件事接下來要幹什麼。在無奈的同時,我心疼,緊鎖的眉頭再也無法舒展開,我天真地想,是不是如果我不長大,父母就不會老了。白色代表冬天,而冬天代表四季中的最後一個季節,代表人一生中的晚年。珍貴的時間,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侵略者,他匆匆走過時,不僅什麼也沒留下,還帶走了另外兩件人間的寶物——青春與生命。

我翻着舊照片,快樂的片段竟引起了我的傷感。我應該明白了林清玄的思念,他的情感,他所說的「童年時代,陪伴母親看螢火蟲飛入芒花的星星點點,在時空無常的流變里也不再有了」所流露的對母親無限的愛。他的話語永遠響徹在我的耳畔,願我,出行半生,能看見最美的風景,歸來終能等到最暖的燈火,像他一樣能重拾記憶的花瓣。

我最終的解釋,人活在世上,都在履行着「三個字」:養、陪、撐!

4

和世間所有的相遇一樣,在別人的故事裡讀出了自己,猜來這故事便是成功的。寫文字和心,和閱歷,才華,天賦,靈感等一脈相承。讀文字的心,卻和心情,心境,周遭,經歷等直接相關。一個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往變成黑紙白字,一個是把黑紙白字還原成最切近自己的所見所得所感。筆者以為,散文是最不好拿捏的一種文體,因為白話的緣故,寫太通俗淺顯,容易變成白開水,鐵打的散文流水的賬本戲;太遣詞造句又容易造作矯情,華而不實變成旗袍上的扎眼虱。但從讀書的角度,散文卻又是最簡單,最直接,無年齡隔閡和障礙的對話工具,把日常的生活語音稍作修飾即可變成一截截小文字,日常的經歷和所聞所見所感都可以拿來入藥,至於是煎炸爆炒還是清蒸白灼,就看文字輸出者的文字運用功底了,俗稱:文采。文字里,耳熟目詳的金句隨處可見,他也並不忌諱,並以此為結繩,把一個中年男子日常的生活片段串起,在其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有思、有感、有溫度。隨着一行行文字一篇篇故事的結束,終於勾勒出一個相對完整的少年模樣。處子之心,唯坦誠以待。

小時候,家裡藏了不少小人畫書,古今中外無所不有,《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劈山救母》、《水漫金山》等等。當同齡的孩童都在三五成群追跑打鬧享受年少無憂的精彩時,我卻激發了另外一種興趣來控制體內的洪荒之力——以讀為樂,痴迷讀書。雖不記得是怎樣地從南風小屋的一堆大木頭箱內發現了諸多的小說和文學作品,但年過半生卻能依然真切感受到那些白紙黑字里的別樣大千世界。那些書,有豎版的紅樓夢,章回體的隋唐演義,近乎白話的聊齋志異和西遊記,還有譯本的姿三四郎亂世佳人,更有成套成套的大學文學院古今中外叢書教科書讀本。這些書,怦然打開了一個帥小子的想象力探索史,讓我知道原來別人都是這個樣子去辨識去思考去行動的,潛移默化中暗植下一個念想:除了當前的日子之外,原來還有千千萬別處的生活。這些書,也給後來的我造成諸多實際的困擾,比如囫圇吞棗,一目三行,似是而非,不求甚解。但於當時而言,實際上仍然是快樂的,奔流的。

都說晚說話的孩子成熟的格外快。從三歲才正式開始張口叫爸爸媽媽起,到後來越來越明顯的文靜和沉默性格,甚至於最後的整個少年期,連說起話來都有一股子驚天動地的電台腔。就這樣,我完美地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自我創造出一種屬於自己的獨特方言腔,我從一個小時候不會說話結結巴巴的「毛孩子」成長為一代共和國優秀軍人,需要多大人生的跨越。

很快,靜若處子的我,用一種無聲無息的倔強展現出了青春期的叛逆:遠離家鄉去求學。和所有心懷高遠的年輕人無二,「才氣逼人」的十七八九歲短暫而迅速地結束。推促着一個純真少年郎一腳踏入60、70後的共同社會煩惱。在此前,父母一個希望能靠嘴皮子磨開律政界的大門,一個卻希望能發揚族統成為育人成才的農民教師。而少年自己的小心愿是:做一個人奔跑者,結識形色萬花人生。最後,卻是事與願違。不過,都是青春後話。

半生已過,少年不在。出走歸來,緣生緣起。對鏡剃鬚,憶想起那少年郎。少年時的早生華髮,如今卻已悄然復黑。只祈在那歲月靜好紅塵穿梭中,你我,猶記那少年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就和每片葉子,每個雪花,每滴海水都不一樣。我們有的時候都想去窺探別人的隱私,讀書也是這樣,有的時候就會偷窺到。《願你,歸來仍是少年》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的人生經歷,通過這本書就好像我們是作者的好朋友一樣,拜訪了他的家,拜訪了他的家人、朋友,還看了他的隱私,知道了他的所思所想。這就和讀一個人的自傳一樣,我們了解一個人,這個人就得像透明的一樣,那個人得坦誠相待。讀書也和交朋友一樣,讀了一本好書,就是交了一個好朋友,讀了一本壞書,就交了一個壞朋友,哈哈,現在好書壞書都分不清了,不敢輕易說一本書是壞書。反正現在是什麼都得說好。不能說壞,否則就會有麻煩。

其實讀書是很個人的一件事,有的人把讀書上升到一個很可怕的高度,比如一本書,只能說他好,不能說他壞,說壞的都是不愛國什麼的,好怕怕呀!你不能強迫別人讀和你一樣的書,也不能強迫別人讀了這本書和你有同樣的想法,這樣好可怕呀,有的人現在就在做這樣的事,很令人討厭。有的人的生活很豐富,有的人的生活很貧乏,這本書的作者的生活就很豐富多彩。作者用很平實的語句講述了他自己的人生,他們的人生都是我們經歷過的,所以我們才會讀這樣的書,就和我們自己去經歷了作者經歷的人生一樣。讀這樣的書,我們也許會學到一些處人之道,或者成功的砝碼,學習人家是怎麼成功的,對我們的未來也有幫助。有的時候我們讀一本書,就像度過我們自己的人生一樣,有共鳴就是一本好書,就像這本書一樣。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非常有道理。我相信未來的世界就是愛情、健康和書籍(知識)的世界。[1]

作者簡介

殷天堂,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