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GDP焦慮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GDP焦慮症是中國的一個特定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GDP焦慮症-背景

2010年3月的全國兩會,中央政府降低經濟增速預期,為調結構留下充裕空間,然而GDP崇拜了幾十年的慣性卻令地方政府立刻患上「GDP焦慮症」,一時間搶奪名人故里、大挖古人墳,甚至恢復裸體縴夫的變相GDP追求充斥各地。

其實類似的文化名人或者神話傳說之爭,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大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這多年來地方經濟發展的老路子依然在某些地方領導的思維里根深蒂固,從沒動搖。

相應地,民間也充滿浮躁和盲目膨脹,炫富、審丑、民粹情緒、網絡暴力隨處可見。這兩大頑疾將糾纏束縛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爬梯過坎增加坡度。

GDP焦慮症-解析

2010年5月出版的中共理論刊物《求是》刊發了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的文章,大談GDP之不能:「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經濟發展」,也「不能全面地反映社會進步」。

這樣的言論不禁令人們聯想起1968年羅伯特·肯尼迪競選美國總統時的著名演講:「GDP並沒有考慮到我們孩子的健康,他們的教育質量,或者他們遊戲的快樂。它也沒有包括我們的詩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穩定;沒有包括我們關於公共問題爭論的智慧,或者我們公務員的清廉。它既沒有衡量我們的勇氣、智慧,也沒有衡量對祖國的熱愛。簡言之,它衡量一切,但並不包括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的東西。」

這兩段內涵相同的話,卻恰恰反映了最大的差距,那就是1968與2010之間橫亘的42年時間距離

GDP焦慮症-應對之策

地方經濟的發展,應該着力於全民創富,應該創造更加寬鬆的創業環境,應該從改善地方經濟發展環境入手,讓民間先有了活力,然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應該是引領,是鼓勵民間力量。

現在的最大問題是地方政府的「GDP焦慮症」有時候會影響和決定一個地方整體經濟社會結構的走向,如果在某個重大旅遊項目投資上出現失誤,往往會影響地方經濟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

踏踏實實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力量,比爭個什么子虛烏有的發源地要強的多。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的是踏踏實實的執行富民理念,需要的是勤勉的工作,需要的是去除心浮氣躁的「GDP焦慮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