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ERG理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ERG理论是中国的一个学术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名词解释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 ERG理论。

1. 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2.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它们与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对应的。

3.成长发展的需要:奥尔德弗把成长发展的需要独立出来,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包括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层次中所包含的特征。

除了用3种需要替代了5种需要以外,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的是,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还表明了: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在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二者具有不可逆性。而相反的是,“ERG”理论并不认为各类需要层次是刚性结构,比如说,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工作,而且这3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

此外,“ERG”理论还提出了一种叫做“受挫——回归”的思想。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的某一层次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他可能会停留在这一需要层次上,直到获得满足为止。相反地,“ERG”理论则认为,当一个人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层次受挫时,那么作为替代,他的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可能会有所增加。例如,如果一个人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可能会增强他对得到更多金钱或更好的工作条件的愿望。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相类似的是,“ERG”理论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会引发出对更高层次需要的愿望。不同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是,“ERG”理论认为多种需要可以同时作激励因素而起作用,并且当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企图受挫时,会导致人们向较低层次需要的回归。因此,管理措施应该随着人的需要结构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对ERG理论的评价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在需要的分类上并不比马斯洛的理论更完善,对需要的解释也并未超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范围。如果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那么,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ERG理论对不同需要之间联系的限制较少。

ERG理论的特点有:

(1)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的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ERG理论

(2)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3)ERG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这就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

ERG理论的应用

需要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需要,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与活力可言了,反之,一个人只要有需要,就表示存在着激励因素。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仅要掌握充满活力的需要理论,还要善于将满足员工需要所设置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应特别注重下属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以防止“受挫——回归”现象的发生。 人的三种基本需求 (1)生存需求。即生理和安全需求(如衣、食、性等),关系到人的存在或生存,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前两个需求。 (2)关系需求。即在与人交往时得到尊重的需求,这种需求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第三、第四层次的需求。 (3)成长需求。即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这种需求通过创造性地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完成挑战性的工作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第四、第五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