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3g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3g是中國的一個專用術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名詞解釋

3G概述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信息,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種標準: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定義

「3G」(英語 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代表特徵是提供高速數據業務。 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手機 (2G),第三代手機(3G)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未來的3G必將與社區網站進行結合,WAP與web的結合是一種趨勢,如時下流行的微博客網站:大圍脖、新浪微博等就已經將此應用加入進來。

3G與2G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線漫遊,並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也要考慮與已有第二代系統的良好兼容性。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絡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此數值根據網絡環境會發生變化)。

是第三代通信網絡,目前國內支持國際電聯確定三個無線接口標準,分別是中國電信的CDMA2000,中國聯通的WCDMA,中國移動的TD-SCDMA,GSM設備採用的是時分多址,而CDMA使用碼分擴頻技術,先進功率和話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於3倍GSM網絡容量,業界將CDMA技術作為3G的主流技術,國際電聯確定三個無線接口標準,分別是CDMA2000,WCDMA,TD-SCDMA。原中國聯通的CDMA現在賣給中國電信,中國電信已經將CDMA升級到3G網絡,3G主要特徵是可提供移動寬帶多媒體業務。

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只能進行語音通話;

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收電子郵件或網頁;

其實,3G並不是2009年誕生的,早在2007年國外就已經產生3G了,而中國也於2008年成功開發出中國3G,下行速度峰值理論可達3.6Mbit/s(一說2.8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達384kbit/s。不可能像網上說的每秒2G,當然,下一部電影也不可能瞬間完成。

註: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縮寫,Guide有兩層意思,動詞代表引領、影響、支配等意思,名詞代表引領者、嚮導的意思。綜合起來的大意是引領另外兩家友商進入3G時代。「3」代表着3G時代下的移動+寬帶+固網+手機電視+……融合,更大膽的猜想是暗喻中國移動將超越現有3G概念,在TD-LTE時代提供適合上述融合業務應用的網絡支撐、終端、服務等等,引領人們進入真正的3G生活。因此G3是個很龐雜的概念,除非中國移動出爾反爾要推「G3」自有品牌的手機,否則結果就只有一個——戰略性品牌,將涵蓋全球通、神州行、動感地帶等等品牌業務。

大事記

200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我國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為國際標準,與歐洲WCDMA、美國CDMA2000成為3G時代最主流的三大技術之一。

2008年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600050,股吧)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併,中國網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併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併入中國移動,國內電信運營商由6家變為3家。 2008年6月2日,中國聯通向中國網通提出以協議安排方式對兩家公司實施合併,每股中國網通股份將換取1.508股中國聯通股份,每股中國網通美國存托股份換取3.016股中國聯通美國存托股份。同時,中國電信將以總價1100億元收購聯通CDMA網絡。 2008年7月29日,中國電信集團宣布未來三年投資800億元發展CDMA業務,並提出在三年內把CDMA用戶數由目前約4300萬增至1億,屆時在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的占有率將達15%。 2008年10月15日,網通紅籌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2008年8月,工信部發布《關於同意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開展試商用工作的批覆》,同意中國移動在全國建立TD網絡並開展試商用。 2008年10月1日,中國電信開始與中國聯通進行C網交割,並於60天內完成。 2008年10月15日,新聯通公司正式成立,此次電信重組改革在資本市場層面的工作全部結束。 2008年12月22日,中國電信發布移動業務品牌"天翼",189號段在部分省市投入試商用,全面轉型為全業務運營商。 12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同意啟動3G牌照發放工作。

3G手機

3G手機是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終端設備,3G手機完全是通信業和計算機工業相融合的產物,和此前的手機相比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稱呼這類新的移 動通信產品為「個人通信終端」。即使是對通信業最外行的人也可從外形上輕易地判斷出一台手機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機都有一個超大的彩色顯示屏,往往還是觸摸式的。3G手機除了能完成高質量的日常通信外,還能進行多媒體通信。用戶可以在3G手機的觸摸顯示屏上直接寫字、繪圖,並將其傳送給另一台手機,而所需時間可能不到一秒。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送給一台電腦,或從電腦中下載某些信息;用戶可以用3G手機直接上網,查看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將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自帶攝像頭,這將使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電腦會議,甚至使數字相機成為一種「多餘」。

3G通信是移動通信市場經歷了第一代模擬技術的移動通信業務的引入,在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市場的蓬勃發展中被引入日程的。在當今Internet數據業務不斷升溫中,在固定接入速率(HDSL、ADSL、VDSL)不斷提升的背景下,3G移動通信系統也看到了市場的曙光,益發為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製造商和普通用戶所關注。

3G在中國

是中國最大的專業化3G手機網絡商務服務平台的註冊商標。3G中國包括行業、企業、產品、服務和貿易功能等,是企業在3G網絡上實現wap網站建設、行業新媒體傳播、移動商務運營、無線及時溝通的集成型系統服務平台,其行業整合的推廣理念和3G網絡無線通訊的全新營銷模式,形成一個的3G無線信息網絡。它的所有功能設置和增值服務,都為使用者提供完善、高效的3G體驗,完美體現3G時代強勢商務內涵。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消費國,2008年中國移動通信用戶已經超過6億,手機新聞、手機博客、手機收發郵件等一系列移動互聯網的新發展得到普及,然而這一切都僅僅被應用於個人,移動商務的應用需求越來越迫切,讓企業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互動,並由此開展深層次、全方位應用是今天企業的最大需求,伴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成立,「3G中國」的啟動成為下一步「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要舉措。

2008年6月2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及中國網通H股公司均發公告,公布了電信重組細節,而此時,距離5月23日上述運營商由於電信重組停牌,剛剛過去6個半交易日。隨着電信重組方案的確定:中國移動 鐵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CDMA網)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中國聯通(GSM網) 中國網通=中國聯通,從而中國電信運營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在本次電信重組中,中國鐵通被併入中國移動集團,變成了中國移動一家全資子公司。那麼此前中國鐵通無論是固定電話用戶還是寬帶用戶都被轉成中國移動的用戶。伴隨着「六合三」的改革重組完成後,3張3G牌照也將發放,有專家估計,按進度國家或將在今年第四季發放3G牌,最快明年第三季中國將步入第三代移動通信時代。將發放的3張3G牌基本採用三個不同標準,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為中國自主研發的3G標準,目前已被國際電信聯盟接受,與WCDMA(寬帶碼分多址)和CDMA2000合稱世界3G的三大主流標準。 根據電信業重組方案,3G牌照的發放方式是:新中國移動獲得TD-SCDMA牌照,新中國電信獲得CDMA2000牌照,中國聯通獲得WCDMA牌照。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8年12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啟動第三代移動通信牌照發放工作。會議指出,TD-SCDMA作為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是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標誌,國家將繼續支持研發、產業化和應用推廣。發放第三代移動通信牌照對於拉動內需,優化電信市場競爭結構,促進TD-SCDMA產業鏈成熟,具有重要作用。電信企業改革重組工作基本完成,已具備發放第三代移動通信TD-SCDMA和WCDMA、CDMA2000牌照的條件。會議同意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程序,啟動牌照發放工作。

2009年1月7日14:30,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此舉標誌着我國正式進入3G時代。 其中,批准:中國移動增加基於TD-SCDMA技術制式的3G牌照(TD-SCDMA為我國擁有自主產權的3G技術標準);中國電信增加基於CDMA2000技術制式的3G牌照;中國聯通增加了基於WCDMA技術制式的3G牌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