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鼎邊趖 (鍋邊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鼎邊趖(趖ㄙㄨㄛ;台語發音:tiánn-pinn-sô)[1],亦名為鼎邊「銼」,米食小吃,源於福州鍋邊糊,鍋閩南語即鼎,以米磨成粉調水成糊,沿火熱的大鍋邊緣一滾上一圈而製成的米片,蓋上鍋蓋子,一邊烘烤、一邊蒸熟後,鏟入湯頭料中同煮的美食。

"福州人有句話形容一個人:「鐤邊糊一轉就熟」意思是那人很會搞公關,和人家糊一圈,攀親帶故,就拉上關係熟識起來了。我曾到福州去研究飲食文化,一遭遇,就有人告訴我這句諺語,證明這味小吃歷史久遠,早已融入庶民的口語中了。"[2]

鍋邊糊常被福州人當作為主食,這樣一鍋到底的烹調法,用料彈性,快速且美味,亦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煮食。

台灣「鼎邊趖」,亦曾被列入國宴招待外賓的特色佳餚,基隆廟口的著名小吃「吳家鐤邊趖」及「刑記鐤邊趖」,把它變成頂級的湯品美食,搭配的湯頭料澎派(如肉羹、蝦仁羹、金勾蝦、小魚乾、魷魚乾、高麗菜、金針、香菇、筍絲、芹菜、蒜頭酥…)多達十餘種,鮮香營養,湯頭清爽甘甜。

「鼎邊趖」與粿仔條類似,但厚度更薄,口感更加Q彈滑溜。

美食由來

鼎邊趖,台灣基隆著名小吃。來自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落難民間,向百姓乞討用以果腹的逃難點心,登基後因懷念這樣一道點心,不只為其命名還訂為御菜,流傳至今。[3]

「趖」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1.蛇、蟲類爬行的動作。2.形容動作緩慢、遲鈍。3.閒蕩、遊蕩。形容米漿爬上大鼎,到處蹓躂的狀態。

食材&製作

台灣小吃自己來 – 鼎邊趖 廚師吳秉承

  • 食材

五花肉絲30g、高麗菜50g、芋頭丁30g、沙拉筍絲30g、乾金針30g、芹菜珠20g、乾魷魚20g、油蔥酥10g、小魚干10g、蝦米20g、乾香菇30g、雞高湯1000cc

  • 調味料

米酒2大匙、鹽巴2茶匙、白胡椒粉1小匙

  • 粉料:

在來米粉200g、地瓜粉50g、水3米杯

  • 做法

1.乾香菇泡水至軟切成絲狀;金針泡軟;高麗菜切段;芋頭進電鍋蒸熟;乾魷魚用水泡軟,剪成絲狀。 2.取調理機,加入熟芋頭丁、粉料打勻成米漿,再取適量粉漿倒入稍微預熱的平底鍋裡頭,煎至兩面熟成,取出切成塊備用。 3.取一炒鍋,下五花肉絲炒出油,再下小魚乾、香菇絲、蝦米、乾魷魚絲炒香,再加入米酒、雞高湯、筍絲、金針煮勻,接著加入高麗菜、鹽、胡椒粉、做法2煮勻。 4.取成品碗,放入油蔥酥、芹菜珠,最後盛入做法3即可。

視頻

鼎邊趖~台灣小吃~吳秉承教您小敝步用調理機快速完成超好吃的鼎邊趖~讚~讚~讚~
百年鼎邊銼 製作大公開!!

參考文獻

  1. 鼎邊趖,iTaigi愛台語
  2. 從傳統鍋邊糊到創作料理鐤邊趖,peoplenews.tw,2018-02-07
  3. 美食之一鼎邊趖,/sites.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