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性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性震
出生 1638-1702
國籍 中國
職業 康熙官員

黃性震(1638-1702),字符起,號靜庵,漳浦縣湖西人。中國明末清初人士。在清朝康熙年間以區區文人之身分而立軍功,打敗在臺灣的鄭氏王朝。清廷攻下臺灣後被授與軍功正一品,後任山西按察司校事,大常寺卿等職。

人物生平

投靠清廷

黃性震本任職於鄭成功之子鄭經之麾下,為「候補僉事道」[1]。後反叛投奔清廷,向當時的福建總督姚啟聖獻攻臺策略,即所謂的「平臺十策」(又稱「進平海條陳十便」)[2]。 此時,清王朝輿台灣鄭氏政權在東南沿海展開了長達三、四十年的政治、軍事鬥爭。明末的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占據台灣後,五個月後病逝。其子鄭經繼位。鄭氏政權後期,政事腐敗,爭權奪利,財源枯竭,人心離向,已經沒有力量以軍事力量打回大陸,與清朝抗爭。黃性震分析了清、鄭雙方政治、軍事形勢後,在清康熙16年(西元1678年),在鄭經渡海攻打金門、廈門期間,毅然脫離鄭軍,回歸漳州故里。

獻策福建總督

康熙十七年(1678年),鄭軍劉國軒從廈門出兵[3],接連攻克同安、長泰、平和、海澄等十縣。清廷為扭轉敗局,任命姚啟聖為福建總督。姚啟聖上任後,首先到漳州視察戰情,商議對付鄭軍之

策。在家鄉冷眼觀察政局變化的黃性震,認為時機已到,仗策軍門,向姚啟聖"進平海倏陳十便",也就是"平台十策"。黃性震計策的核心是:台灣地處天

險,難以強攻,也不可僅靠唇舌勸降。必須以官爵利祿折撫。他說:"倘能高位厚祿,買散人心,不用干戈,立可收其績效。"這就是所謂"兵法攻心。"姚

啟聖聞罷大喜,而且要立即付諸實施。黃性震說,鄭軍接連打了幾個勝仗,軍成正盛,驟然提出折撫,難以湊效。應該等待時機,出奇兵收復幾個要地,

挫其銳氣,然後撫而懷之。啟聖從之。不久,指揮清軍出師龍虎山,收復長泰,大破鄭軍於西溪,奪回江東橋、小港洲、水晶坪等戰略要地。鄭軍傷亡慘重,劉國軒逃海澄。

此時,黃性震才說:"可以撫矣。"根據黃性震的建議,姚啟聖將漳州衛改為"修來館",並由黃性震主其事。"修來館"對爭取鄭軍官兵前來投誠起了重要作

用。凡前來投誠的文武官員,不僅給予官服車騎,而且讓其"車馬僕從,炫耀街衢",授予官司。對投誠士兵尊重其意願,願入伍者接納入伍,願歸農者安

置歸農。人伍者撥給餉銀,歸農者發給田地和"牛種"。結果,"至者如歸,大喜過望"。黃性震還建議姚啟聖,派人潛入台澎做策反工作,籌備征台事宜,得以採納。同時使用反間計,製造鄭軍將領、官員來降的輿論,使其"自相疑貳,來歸者日眾"。至康熙二十年六月,折撫的投誠官兵,除歸農者外,達四萬餘名。

折撫政策的成功,使清、鄭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發生重大變化。戰場上,清軍由被動變主動,復海澄、克廈門、取金門,節節勝利。金廈戰鬥後,清軍將

領擬議殺盡鄭經部屬,將其子女和費財犒賞官兵。黃性震堅決反對,使數十萬人免遭劫難,對爭取台灣軍民歸附生成了巨大作用。康熙二十二年,清軍僅

用七天攻克澎湖,收復台灣,完成了國家統一大業。黃性震對統一台灣的巨大貢獻,永載史冊。清廷授予他軍功正一品。康熙帝特賜召見,寵賜蟒袍、宮

鍛,慰勞備至,並加官進爵。

黃性震先後任山西按察司僉事、廣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大常寺卿等職。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