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南藏族自治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南藏族自治州,属青海省辖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地势南高北低,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州总面积1.82万平方千米,下辖4个县;2017年总人口27.42万人。

黄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尖扎县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电站大坝和库区风光、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热贡艺术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大型卷轴画《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南宗尼姑寺、麦秀原始森林风光、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风光等。[1]

2017年,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7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5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6.64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32.02亿元,增长3.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九曲黄河第一弯,介于东经100°34′-102°23′,北纬34°03′-36°10′之间,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东北部与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邻;东南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碌曲、玛曲三县接壤;西北西南部分别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贵南、同德三县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接。州境东西宽175千米,南北长235.3千米,总面积为1.8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2.61%。

地形地貌

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泽库、河南两县属于青南牧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气候高寒,是自治州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基地;北部为尖扎、同仁两县,海拔在1900-4118米之间。

气候

黄南藏族自治州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雨热同季,干湿季差别明显;热量不足,无霜期短,降水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冷季漫长干冷,暖季短促润凉;多灾害天气。年平均气温6.6℃-8.5℃;南部气温偏高幅度较大,年平均气温-0.9℃-0.3℃。全州年平均气温-0.9℃-8.5℃。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逐渐呈增加趋势,平均降水量分别为尖扎县308.4毫米,河南县549.4毫米;同仁县409.1毫米,泽库县492.4毫米。全州年平均降水量329.0-505.0毫米。全州日照时数为2506.1-2688.2小时。无霜期14-173天,其中北部温暖区147-173天;南部低温区14-21天。年蒸发量1231.6-1697.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有大小河流60余条,境内纵贯南北的隆务河全长144千米,理论水电蕴藏量22.05万千瓦,可建15座梯级水电站(已建6座);黄河流经自治州南北边缘,北段长约70千米,可建3座大中型电站,南段长约90千米,可开发水能8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河流有黄河、隆务河、泽曲河、洮河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08.8万千瓦,其中黄河为242万千瓦,隆务河为36.8万千瓦,泽曲河为7.2万千瓦,其余河流为22.8万千瓦。

矿产资源

黄南藏族自治州矿产有金、银、铜、锌、锑、汞、砷、硫、萤石和泥炭等25种,分布在135处。其中大型泥炭矿床4个,D级储量787万吨;有以铅、锌、砷、金、银、硫等元素为主的中型多金属矿床2个,矿床潜在价值5.1亿元,可提取价值1.1亿元;有以砷、金、银等元素为主中型砷金矿1个,矿床潜在价值2.6亿元,可提取价值1.6亿元。泥炭、砷和硫是黄南优势矿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生物资源

黄南藏族自治州药材资源丰富,分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共710种,其中植物药82科579种,动物药52科105种,矿物药26种。在中国统一规定普查的363种药材品种中,州境有82种,其中植物药63种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小麦、青稞、豌豆、玉米、洋芋、油菜籽、胡麻等。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山羊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油菜、蚕豆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藏羚羊、白唇鹿、麝、水獭、雪鸡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冬虫夏草、大黄、雪莲、马勃等。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黄南藏族自治州总人口为274204人。全州出生人口3702人,出生率为13.5‰;死亡人口982人,死亡率为3.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2‰。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57314人,占总人口的93.84%。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其中藏族188172人,蒙古族38563人,回族17721人。 [2] 全州有藏、蒙古、汉、回、土、撒拉、保安等15个民族。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