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丘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麻丘鎮隸屬於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地處江西省南昌市東部,東與塘南鎮接壤,南與幽蘭鎮、武陽鎮以撫河故道為界,西南與青山湖區羅家鎮毗鄰,西和北與昌東鎮隔瑤湖相望。距南昌市八一廣場14千米,總面積65.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麻丘鎮共有戶籍人口66102人。
1955年,設麻丘區;1984年,改為麻丘鄉;1997年,撤鄉設麻丘鎮;2003年4月,麻丘鎮從南昌縣成建制劃歸高新區管轄。截至2020年6月,麻丘鎮轄3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麻丘街1號。
截至2019年末,麻丘鎮有工業企業14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1]
建制沿革
民國初年屬東鄉,後屬二區。
1950年2月屬九區,1955年3月改為麻丘區。1958年9月屬衛星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名為麻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復稱麻丘區。1968年10月撤區並社,原麻丘區屬的魯溪、麻丘、武溪3個公社合併為縣屬的麻丘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為麻丘鄉,1997年5月撤鄉設鎮至今。
行政區劃
2014年末轄麻丘1個居民委員會,廣安、長江、魯溪、劉城、麻丘、厚溪、寶塔、巷上、楊橋、南崗、高胡、樂圩、新龍、庫前、武溪、金鳳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33個村民小組,122個自然村,133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區位環境
麻丘鎮西抱瑤湖,東接塘南,南靠撫河,北連滁槎,位於東經116°03′04″~116°05′7″,北緯28°34′30″~28°44′10″。地處縣境東北部,東與塘南鎮接壤,南與幽蘭鎮、武陽鎮以撫河故道為界,西南與青山湖區羅家鎮毗鄰,西和北與昌東鎮隔瑤湖相望。鎮人民政府駐劉城村,電話區號0791,郵政編碼330086,距縣城19千米,從南昌市中心城區到麻丘10分鐘路程。
自然環境
屬亞熱帶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1月平均氣溫5℃,7月平均氣溫29.8℃,年平均降水量1596.3毫米,年平均日照1934.7小時,全年無霜期276日。擁有1級空氣1級水質。
地形地貌
地處贛撫平原,地勢平坦,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8米。
水文條件
流經境內最大河道為撫河故道,境內河道長8.62千米,流域面積15.16平方千米。境內另有麻丘河、南崗河、樂圩河、新龍河、金鳳河5條河道,全長24.1千米。境內河道總長32.72千米。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火災、雷電、春寒、洪澇、大風、冰雹、乾旱、高溫逼熱(乾熱風)、蟲災、冰霜凍、寒露風等。
人口
2017年,常住人口53260人 。[2]
經濟概況
2014年該鎮財政總收入20796萬元,比上年增長37%;一般預算收入10041萬元,比上年增長54%
第一產業
麻丘鎮耕地面積3817.72公頃,其中水田3573.03公頃、水澆地39.51公頃、旱地205.18公頃。,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為主。盛產柑橘,禽蛋、水產品、珍珠等。鄉鎮企業有建材、鑄造、農機、五金、食品、棉紡、日用化工、糧食加工等廠。 2014年農業總產值38113萬元,糧食產量4.36萬噸,蔬菜產量1.15萬噸;生豬飼養量2.79萬頭,牛飼養量0.46萬頭,家禽年飼養量21.8萬羽。
第二產業
南昌高新區對麻丘的功能定位是"打造工業製造業基地"。2006-2008年間,麻丘鎮搶抓住機遇,在城市規劃發展中找準定位,加快發展步伐。具體是圍繞"一個目標",即把麻丘建設成為產業特色明顯、配套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文明小城鎮;推進"二個對接",即與南昌市的城市規劃對接,與高新區的特色產業對接;發揮"三大優勢",即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四大產業",即製造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高效農業和物流倉儲、商貿等第三產業。按照麻丘發展總體規劃,預計至2010年,集鎮面積將達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20000人左右。2006年開始在樂溫高速以西,沿昌萬公路兩側,擴展、規劃建設一座3平方公里的新城鎮。為順應江西省產業轉移的大趨勢,麻丘鎮將依託政策優勢、該地的低成本勞力優勢以及各種資源優勢,大力打造新型工業園區,築巢引鳳。
第三產業
瑤湖大酒店、大昌大酒店、聚賢大酒店、江平大酒店、德財旺飯莊等一批中高檔酒店生意興隆;順心塑料包裝廠、南昌順心食品有限公司、南昌三維飼料加工廠、南昌百樹教育集團麻丘高級中學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麻丘。到2008年,鎮內形成了"南有武溪蘿蔔批發市場,北有麻丘商貿城"的市場體系。武溪蘿蔔批發市場開設店鋪70多家,攤位200多個。商貿城新開鋪面350多個,攤位230多個。集鎮形成了餐飲、服裝、小商品、小百貨一條街,市場繁榮,購銷兩旺。集鎮臨街店面利用率達90%以上,家俱城、家電城、批發部、五金店及摩托車銷售行等呈現出"品種齊全,行業多樣,商貿繁榮,百業興旺"的喜人局面。在特色街、專業市場的輻射帶動下,拓展了一批相關、相連的經營項目,促進了全鎮第三產業進一步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3]
社會事業
交通和通信
境內公路主要有昌萬公路、南峽線、武涇線。通往餘干、萬年、景德鎮乃至浙江沿海的省二級公路--昌萬公路穿境而過,並與京福高速公路樂溫段在境內交匯,是連接105國道和206國道的重要幹線公路。
境內高速公路有京福高速公路、德昌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樂溫高速公路。樂溫高速公路最大規模的樂溫、昌萬互通立交和監控中心設在麻丘。境內原有的南峽線、武涇線,麻丘已成為南昌市東面的公路交通樞紐。由於這些重要公路網絡和瑤湖大橋的修建,使南昌市的東大門已徹底打開,麻丘在此中的區位優勢凸顯。電信、供水、供電等已形成網絡,南昌市35千伏和110千伏兩大供電網覆蓋全鎮,為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藝術
2014年末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各類圖書室16個,藏書6萬冊。
教育
2014年末有幼兒園3所、小學15所、初中2所,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4年末有鎮衛生院1個,麻丘中學衛生所1個,村衛生所16個,住院床位100張,專業衛生人員58名。
體育
2014年末有學校體育場17個,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廣播電視
2014年末有線電視用戶6000戶,入戶率50%。
社會保障
截止於2015年6月底,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7戶,人數364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35戶,人數1034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7人;敬老院1家,床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0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1015人。
供電
供電企業協成供電所(含麻丘、塘南兩地)總容量8.6049萬千伏安,直供客戶2.344萬戶。2014年完成供電量5374.2599萬千瓦小時,其中麻丘鎮用電量2291.78萬千瓦。
城區道路
2014年末,城區道路總長度20公里;道路鋪裝面積60萬平方米。
給排水
安置區內供自來水約4000人。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1.5萬米。
園林綠化
瑤湖郊野公園,覆蓋面積約1500畝。
民生工程
2009年麻丘鎮民政辦切實履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按照"解決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要求,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紮實推進民生工程。
"和諧抓民生",做好民生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體現了執政黨執政為民的宗旨,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麻丘鎮民政辦結合區域特點,結合自身實際,在區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着力解決居民民生問題,使居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2009年年初,麻丘鎮民政辦確定了2009年的目標任務,涉及城鄉低保、基本醫療保障、擁軍優屬、救災救濟、經濟適用房、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等方面。麻丘鎮民政辦以及下屬的17個村、社居委,通過"解民憂、促和諧"這個窗口,切實將百姓事宜梳理的井井有條。
城鄉低保工作對低保戶實行動態管理,全面清理和審核了城鎮低保,並做到及時落實低保資金和物價補助的發放。同時低保資料實現了電子化管理,低保資料全部錄入南昌市社會救助信息網。廣泛開展了擁軍優屬活動,及時落實了國家各項優撫政策,提高了在鄉老復員軍人、十四類參戰人員、義務兵的各項待遇,並對優撫對象開展危房調查,年節時進行走訪慰問。為改善困難群眾有病不治,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對困難群眾大力實施了醫療救治。
南昌高新區麻丘鎮大力推進"村官廉政"工程建設,突出"四個抓手"、嚴把"四個關口",着力打造清廉的村官隊伍。
廉政建設
2007年以來,麻丘鎮以思想教育為抓手,把好村官廉政關,依託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利用農閒時機深入農村組織召開"村官"廉政座談會,設立廉政書角及廉政錄像播放點,培養廉政文化氛圍;以選拔培養為抓手,把好村官 "入門"關,積極嘗試把《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有關做法應用到對村幹部的選拔任用中去,嚴格選拔任用程序,並積極拓展選拔、培養村級後備幹部途徑;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把好村官行為規範關,加強村級民主政治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公開的內容、形式和程序,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以案件查處為抓手,把好村官"出口"關,暢通紀檢信訪渠道,重視對村官信訪舉報信件的調查處理,確保村官隊伍的純潔性。
歷史文化
歷史典故
許多文人墨客在麻丘留下豐富的文物遺址,麻丘鎮寶塔村東南隅高聳的蜚英塔,是明朝萬曆十四年進士周著所建。周著因在平息四川奢崇明叛亂中戰功顯赫,官遷左布政使,明熹宗御准他於天啟元年興建此塔。傳說當時途徑此地"文官下轎,武將下馬"。建於東漢時期的劉城廟,是三國時揚州刺使劉繇和吳國名將太史慈訓練水軍的屯兵之地,到2008年已有1800多年歷史。劉城古廟與長港古渡、厚浦漁歌、龍橋活水、萬溪橋木、普濟晨鐘、大雄梵剎、二聖神燈合稱"瑤湖八景"。魯溪花園、東魯書院因清朝光緒年間魯溪魏紫侯、魏建侯兄弟雙雙考中進士而名噪一時。此外,還有三國遺址周瑜墓、黃蓋墓、呂蒙崗等古墓群,元末明初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的古戰場遺址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毅元帥紀念室等。
名稱來歷
因原傍河種有芝麻,故名麻丘,1968年改為麻丘。又因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在瑤湖渡口岸邊煨芋頭充飢,不等芋頭熟透便吃,食後連說"麻口,麻口",故麻丘有"麻口"之別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