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之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鸿沟之约 |
中文名称: 鸿沟之约 别名: 鸿沟约定 双方人物: 项羽、刘邦 发生时间: 公元前203年 |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派遣侯公向西楚霸王项羽求和,项羽同意。双方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九月,项羽归还刘邦父太公、妻子吕氏,军皆呼万岁。史称"鸿沟之约"。
立约后,项羽引兵谢而东归;刘邦从张良、陈平计,发使使韩信、彭越皆引兵来,追击项羽,最终将楚军围于垓下,大破之,取得了对楚战争的决定性胜利。[1]
历史背景
秦末年间,项羽和刘邦造反军窝里斗,两军在荥阳你进我退地纠缠了两年多。这时的形势是:
刘邦占领了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的全部地区,以及四川、贵州、湖北、安徽的部分地区。刘邦的背后是自己封国广大的地域,粮草兵员源源不断。除此之外,刘邦的部将在全国各地继续攻城掠地。刘邦不怕持久战。
项羽只占领着江苏的苏北,以及河南荥阳城及东面的小部分土地。项羽远离封国苏北,退路已被切断。粮草兵员无法补给不说,自己的封国已被刘邦包围,随着汉将的不断进攻和胜利,自己的封国在一天天缩小,随时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楚汉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
事件疑点
实际鸿沟和议是项羽向刘邦提出的和谈的。
项羽根本不能持久,甚至一天也不能在荥阳久留。所以,项羽向刘邦提出了和谈:让出荥阳,送还刘邦家人,以换取以鸿沟为界,两分天下。
刘邦答应了项羽的要求,以此换回了被项羽羁押的父亲和家人。于是双方罢兵,项羽率军东归。
不对呀,《史记》里不是这么说的呀!
我知道,读过《史记》的人对上述文字都会提出反对,许多讲《史记》的专家也会反对。因为《史记》中说的是刘邦向项羽求和,而且第一次还被项羽拒绝了。
《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描写的:"这时候,汉军士卒气盛,粮草充足,项羽士卒疲惫,粮食告绝。刘邦派陆贾去劝说项羽,要求放回太公,项羽不答应。刘邦又派侯公去劝说项羽,项羽才跟刘邦定约,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同意了这个条件之后,立即放回了刘邦的家属。汉军官兵都呼喊万岁。刘邦于是封侯公为平国君,让他隐匿起来,不肯再跟他见面。说:'这个人是天下的善辩之士,他呆在哪国,就会使哪国倾覆,所以给他个称号叫平国君。'
"项羽订约后,就带上队伍罢兵东归了。
"刘邦也想撤兵西归,张良、陈平劝他说:'汉已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于汉。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把它消灭。如果现在放走项羽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
"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追击项羽到阳夏南边,让部队驻扎下来,并和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好日期会合,共同攻打楚军。"
读上述这段文字,我们会得出两个印象:
第一,求和的是刘邦,如若不是侯公嘴皮子厉害,刘邦根本不可能得逞。
第二,项羽失败是因为信守承诺,而刘邦胜利是因为受小人挑唆违背鸿沟协议,从项羽背后捅刀子所致。项羽信守承诺撤军,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遭到刘邦的突然袭击,才被围垓下,兵败身死。
事件点评
司马迁这样写,不过是为了再次拨动一下读者心中的好恶天平。用胜利者的背信积累读者对失败者的同情。
如果一定要说有鸿沟协议,一定要用鸿沟协议来衡量项羽、刘邦的个人道德品质,那我们只能理解为:刘邦用它换来了家人的性命,项羽用它换来了荥阳安全撤退的时间。
然而,项羽的夺路而逃也没能使他安全地远遁。很快,刘邦的追兵赶到,在距离荥阳 200公里的阳夏城南,汉军追上楚军。接下来是固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