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它的自行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一个女孩像气球一样每当吹大,就会破灭的爱情
一个女孩像雀斑一样会因防护而变浅,但永不会消退的痛苦
一个女孩在平凡生活中,怎么也不肯平庸的故事
一部细小而漫长的,女性心灵成长的史诗
主册《鱼和它的自行车》
她叫王朵莱。她有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内心、细小的挣扎和深藏不露的欢愉。
她的由碎片连缀起来的一生,是一部女性心灵成长的史诗。
附册《自行车和它的鱼》
以作家陈丹燕、粉丝吴小初(网名“王朵莱”)、摄影师丁晓文、评论家李伟长穿插讲述的方式,叠现了一本书、一个小说人物在现实中二十多年的生长和成长。
1970年代,柏林的女权主义者提出一个口号,叫: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
1990年代,柏林有一家婚姻介绍所,叫:鱼在找它的自行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鱼,也有一辆自行车。
对生活的激情,对过一种不平凡生活的要求,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都是鱼和自行车的关系。
——陈丹燕
如果一条鱼在骑它的自行车
它会碰见很多危险
所以它特别需要
一只车铃
关于这本书,他们有话说:
作家陈丹燕:
王朵莱是我一部小说里的主人公。她作为我用文字描画的人物,已渐渐沉入我后来写下的许多故事中。
2016年,我在微博上突然看到了“王朵莱”。
读者吴小初:
那年“王朵莱”十四岁,离开父母来到上海。这本落在时光里的书,是我在上海孤独青春期的陪伴。对我来说,这本书所讲的,比爱更多。
摄影师丁晓文:
201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陈丹燕要和她的一位读者见面。
没想到当年出于好奇跟去拍的照片,成为了这部小说的后续。
评论家李伟长:
这是虚构与真实最近的一次相遇。陈丹燕牵起一个女孩的手,与她温柔地拥抱。这个人是王朵莱,是吴小初,也是发现生活是一个圈、走着走着又转回来的陈丹燕自己。
一个读者和一个作者最好的相遇,莫过于此。
17岁的王朵莱是个刚从护士学校毕业的女孩,懵懂天真,不甘平凡,一心想有白马王子把自己从俗杂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她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望,使尽全力与庸常的命运抗争,最后却伤痕累累。
一个总也不肯平凡的女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怎么也不肯平庸的故事。
作者简介
陈丹燕,1958年出生,以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和其漫游世界的旅行文学广受关注。主要作品有“陈丹燕的上海”系列7本(《陈丹燕的上海》《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成为和平饭店》),《永不拓宽的街道》《慢船去中国》《一个女孩》《我的妈妈是精灵》《白雪公主的简历》以及12本陈丹燕旅行文学丛书。
原文摘录
幸福本身就是只不出色的小鸟,是我们把它想得太漂亮了 在我的少女时代,在漫长的临睡之前的清醒的时刻,我总是合上眼,躺在枕头上,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我曾经想象过多少次将要和我手拉着向前走的那个男人。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把爱情想象成两个人手拉着手,在有梧桐树的马路上走路。 拿到卷子,我还是什么也写不出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我羞愧的了。其实有人说女孩恋爱会影响学业,这种说法未免太不在行。恋爱中的女孩,最不肯示弱。如果在所爱的人面前藏乖出丑,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痛彻肝肠。而对着空白的卷子,就像露出自己不洁的身体。 我想,那时我当真从一个青涩的女孩长大了一步,我懂得了一点女人在恋爱中的心情,那种对自己的欣赏和恋恋不舍。 此岸的人说,他去了。彼岸的人说,他来了。 下来,更远的地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大概是那棵银杏树在落最后一批树叶。在黑暗里,我想象着金黄色的树叶飘然下落的情景,树为了过冬,便牺牲了它身上依靠它的全部树叶,人人都说落叶美丽,但却从不谴责树的自私。” 我转过头去看沙沙,由于阳光实在太强烈了,天空变成了紫蓝色,沙沙的脸几乎变成了黑色的,我看不清他的脸。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做梦,随时都可以在梦里软软地飞翔。而面前只是在神话故事里听到过的火焰山,真的像没有被孙悟空扇灭以前一样,终于熊熊燃烧起来了,那是在蓝天和黄沙之间通红的大火。在这样的地方,不让妖精显形,还能够干什么呢?戈壁是那么大,闪电是那么亮,山是燃烧着的火,我感到自己像离开冰箱太久了的棒冰一样,一点一点在融化咸水。这地方让人觉得,人的生命里也应该有许多伟大的奇迹。问它要一些奇迹,也没有什么错。要是因此会死掉的话,那么就死掉吧。原来是这样,原来很早以前的我,还好好地活着,沉睡着,那个容易不顾一切、把自己的生活 弄得不能收场的人,只是沉睡着等待苏醒的时刻的到来。当我遇见了,就会醒来。 酒。啤酒有点苦,但它像灭火器一样,安静着我的滚烫的胃和心。慢慢地,我的头有...
书评
这是2002年出版的一本书,是第二版,第一版是陈丹燕写于1992年的《绯闻》,梗概框架人物没变,只是文字稚嫩粗糙一些。很好看的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叫王朵莱的小姑娘,讲述了她从护士学校的学生,到实习护士,再到结婚生子的感情历程。陈丹燕说每隔十年便会续写一次,增添她在这十年感悟到的,把它写成王朵莱生命中的第四个阶段。
陈丹燕是我在十来岁时很喜欢的一个作家,长大一些后又嫌她矫情,现在再看还是蛮喜欢。她的学士论文做的是西方现代儿童文学,华师大中文系毕业后成为儿童文学编辑,写作也是从儿童文学开始。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她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关,文革开始时陈丹燕只有八岁,她在后来的文章中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光,天好像永远是昏黄的,哥哥们忙着在树下烧书和黑胶唱片,妈妈有着一张忧伤不快活的脸。小时候口吃的她没什么朋友,所以就去读书,等长大一点又赶上文革,那一辈的人极度缺乏精神食粮,在那种环境中,极尽所能去读能找到的书,文革结束后考进华师大中文系,后来也写作的周佩红和陈丹燕住同一宿舍,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陈保平上课坐在她的斜后方。
这些经历让陈丹燕成为一个敏感的人,这不仅体现在她对周围的观察中,更体现在她对故事的切入角度以及语言的书写上。在结束写儿童文学后,陈丹燕开始写少女文学,《绯闻》就创作于那一时期,后又转入写上海系列,《上海的风花雪月》算是一个转折。
一直觉得陈丹燕是一个被误读的作家,其实她绵软的文字下面有一颗很硬的核,在经历过没有朋友、极度渴望精神生活的青少年时代后,他们那辈人对知识以及人情世故的态度比后辈要单纯得多,也清醒得多。陈丹燕的精气神很像《上海的金枝玉叶》中的黛西,即使经历过生活的种种不愉快,也依然挺直腰板,至于她文字中的敏感则来自童年时代的经历,文革让她讨厌政治,她的小说从来都是致力剖析人的内心情感,不和政治挂钩。
十来岁时读这本书和现在来读,所感受到的已经大不相同。十来岁时周遭的世界单纯许多,没有网络,没有过多的信息,对人、事产生的变化更为在意,或者说,那时候更容易将自己融入读到的文字看到的画面中。那个年龄段正好是和小说主人公王朵莱一样的年纪,可以把自己幻想成在护士学校和英文老师谈恋爱的小姑娘,也可以是和白血病人相爱的实习护士,故事的第三部分,结婚生子后面临感情危机的大人王朵莱,在那时看来遥不可及,总觉得二十岁也是很遥远的,更不要说结婚生小孩抓住丈夫外遇的成人生活。更让我吃惊的是,十来岁时甚至有些嫉妒长成大人的王朵莱,她能够过一种和我不一样的生活,她可以借助生活的不如意来发泄情绪,而我却做不到,因为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现在再来读它,感知到的会掺杂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多了理解、同情,还有一丝丝做不到理想高于生活的不甘心。
王朵莱在少女时代对生活的失望,直接转移到学校里的英文老师和后来的白血病人身上,直到她发现这种转移对于改变自己和现状的无能为力。或许可以说这个闷闷的小孩是一个自私的人,总是试图从伤害别人中来获取对自己情感上的感悟和对生活的认知,但我更情愿将她理解成温吞外表下对自我毫不手软的割裂,即便满身是血,也要用肉体上的疼痛去刺激自己的神经,对于她来说,精神沙漠更为绝望。所以这种对爱对生活的绝不妥协,才是她人生中最好的收获。在第三个小故事中,经历过生活摧毁的王朵莱结了婚生了小孩,剪短头发后在新疆又一次遭遇爱情,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从满身是灰的世俗中再次醒来,但是陈丹燕笔下的中年王朵莱没能再次像少女时代那样去爱,这一部分被写得非常感伤,因为它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彷徨在生活的尘埃中,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无力感。
陈丹燕的少女文学向来都不是阳光的,从她最最喜欢的宁歌到王朵莱,从《女中学生三部曲》到《鱼和它的自行车》,她笔下的青春期少女是孤独、不合群、不被人理解的,这多少有着她自己的经历,她把青春期的敏感保持了很久,这在她日后的创作中一一体现,甚至那些阴暗的想法,读到时会有同感,因为十来岁时确实这么想过,就好比相比起现在的思想包袱,从前的小心思好像更为真实一些,因为青春期里的敏感和小心翼翼得以更加完整地保存当时的自己,反倒现在活得粗糙多了。
陈丹燕在这本书中的文字细腻敏感,其实并不怎么哀婉,她花很多笔墨去描写世俗生活中的景象,可就是这些日常见闻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残酷。她的文字像那种带有锯齿的刀,刚割下去时不会见血,等一等,血珠子才会迸出来,又像鱼线,透明却坚实,一点一点在身上勒出血印。《起舞》后的陈丹燕更多的是像一个记者,在《公家花园》、《永不拓宽的街道》中,她以更为客观、中立的态度出现,文字和之前相比,平实了许多。
《鱼和它的自行车》是一本非常私人的小说,它可以死死扎在某一部分人的身体中,因为它能够唤起同感,也因为它迎合了一部分人青春期里的幻想,或者根本就是他们的人生。陈丹燕曾经在欧洲游记中写到过,中国餐于欧洲人而言,是青春期的白马王子梦想,不能放到欧洲人的生活中去的。这本小说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它放进了那些喜爱中国餐的欧洲人生活中,并让他们在此后每每怀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