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魚和它的自行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一個女孩像氣球一樣每當吹大,就會破滅的愛情

一個女孩像雀斑一樣會因防護而變淺,但永不會消退的痛苦

一個女孩在平凡生活中,怎麼也不肯平庸的故事

一部細小而漫長的,女性心靈成長的史詩

主冊《魚和它的自行車》

她叫王朵萊。她有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內心、細小的掙扎和深藏不露的歡愉。

她的由碎片連綴起來的一生,是一部女性心靈成長的史詩。

附冊《自行車和它的魚》

以作家陳丹燕、粉絲吳小初(網名「王朵萊」)、攝影師丁曉文、評論家李偉長穿插講述的方式,疊現了一本書、一個小說人物在現實中二十多年的生長和成長。

1970年代,柏林的女權主義者提出一個口號,叫:一個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條魚不需要自行車。

1990年代,柏林有一家婚姻介紹所,叫:魚在找它的自行車。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魚,也有一輛自行車。

對生活的激情,對過一種不平凡生活的要求,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感情,都是魚和自行車的關係。

——陳丹燕

如果一條魚在騎它的自行車

它會碰見很多危險

所以它特別需要

一隻車鈴

關於這本書,他們有話說:

作家陳丹燕:

王朵萊是我一部小說里的主人公。她作為我用文字描畫的人物,已漸漸沉入我後來寫下的許多故事中。

2016年,我在微博上突然看到了「王朵萊」。

讀者吳小初:

那年「王朵萊」十四歲,離開父母來到上海。這本落在時光里的書,是我在上海孤獨青春期的陪伴。對我來說,這本書所講的,比愛更多。

攝影師丁曉文:

2016年夏天的一個下午,陳丹燕要和她的一位讀者見面。

沒想到當年出於好奇跟去拍的照片,成為了這部小說的後續。

評論家李偉長:

這是虛構與真實最近的一次相遇。陳丹燕牽起一個女孩的手,與她溫柔地擁抱。這個人是王朵萊,是吳小初,也是發現生活是一個圈、走着走着又轉回來的陳丹燕自己。

一個讀者和一個作者最好的相遇,莫過於此。

17歲的王朵萊是個剛從護士學校畢業的女孩,懵懂天真,不甘平凡,一心想有白馬王子把自己從俗雜的生活中拯救出來……她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失望,使盡全力與庸常的命運抗爭,最後卻傷痕累累。

一個總也不肯平凡的女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怎麼也不肯平庸的故事。

作者簡介

陳丹燕,1958年出生,以非虛構紀實類作品和其漫遊世界的旅行文學廣受關注。主要作品有「陳丹燕的上海」系列7本(《陳丹燕的上海》《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外灘:影像與傳奇》《公家花園的迷宮》《成為和平飯店》),《永不拓寬的街道》《慢船去中國》《一個女孩》《我的媽媽是精靈》《白雪公主的簡歷》以及12本陳丹燕旅行文學叢書。

原文摘錄

幸福本身就是只不出色的小鳥,是我們把它想得太漂亮了 在我的少女時代,在漫長的臨睡之前的清醒的時刻,我總是合上眼,躺在枕頭上,想一些不着邊際的事情。我曾經想象過多少次將要和我手拉着向前走的那個男人。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把愛情想象成兩個人手拉着手,在有梧桐樹的馬路上走路。 拿到卷子,我還是什麼也寫不出來。沒有什麼比這個更令我羞愧的了。其實有人說女孩戀愛會影響學業,這種說法未免太不在行。戀愛中的女孩,最不肯示弱。如果在所愛的人面前藏乖出醜,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痛徹肝腸。而對着空白的卷子,就像露出自己不潔的身體。 我想,那時我當真從一個青澀的女孩長大了一步,我懂得了一點女人在戀愛中的心情,那種對自己的欣賞和戀戀不捨。 此岸的人說,他去了。彼岸的人說,他來了。 下來,更遠的地方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大概是那棵銀杏樹在落最後一批樹葉。在黑暗裡,我想象着金黃色的樹葉飄然下落的情景,樹為了過冬,便犧牲了它身上依靠它的全部樹葉,人人都說落葉美麗,但卻從不譴責樹的自私。」 我轉過頭去看沙沙,由於陽光實在太強烈了,天空變成了紫藍色,沙沙的臉幾乎變成了黑色的,我看不清他的臉。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在做夢,隨時都可以在夢裡軟軟地飛翔。而面前只是在神話故事裡聽到過的火焰山,真的像沒有被孫悟空扇滅以前一樣,終於熊熊燃燒起來了,那是在藍天和黃沙之間通紅的大火。在這樣的地方,不讓妖精顯形,還能夠幹什麼呢?戈壁是那麼大,閃電是那麼亮,山是燃燒着的火,我感到自己像離開冰箱太久了的棒冰一樣,一點一點在融化鹹水。這地方讓人覺得,人的生命里也應該有許多偉大的奇蹟。問它要一些奇蹟,也沒有什麼錯。要是因此會死掉的話,那麼就死掉吧。原來是這樣,原來很早以前的我,還好好地活着,沉睡着,那個容易不顧一切、把自己的生活 弄得不能收場的人,只是沉睡着等待甦醒的時刻的到來。當我遇見了,就會醒來。 酒。啤酒有點苦,但它像滅火器一樣,安靜着我的滾燙的胃和心。慢慢地,我的頭有...

書評

這是2002年出版的一本書,是第二版,第一版是陳丹燕寫於1992年的《緋聞》,梗概框架人物沒變,只是文字稚嫩粗糙一些。很好看的一個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叫王朵萊的小姑娘,講述了她從護士學校的學生,到實習護士,再到結婚生子的感情歷程。陳丹燕說每隔十年便會續寫一次,增添她在這十年感悟到的,把它寫成王朵萊生命中的第四個階段。

陳丹燕是我在十來歲時很喜歡的一個作家,長大一些後又嫌她矯情,現在再看還是蠻喜歡。她的學士論文做的是西方現代兒童文學,華師大中文系畢業後成為兒童文學編輯,寫作也是從兒童文學開始。不知道這是不是和她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時代的經歷有關,文革開始時陳丹燕只有八歲,她在後來的文章中回憶起自己的少年時光,天好像永遠是昏黃的,哥哥們忙着在樹下燒書和黑膠唱片,媽媽有着一張憂傷不快活的臉。小時候口吃的她沒什麼朋友,所以就去讀書,等長大一點又趕上文革,那一輩的人極度缺乏精神食糧,在那種環境中,極盡所能去讀能找到的書,文革結束後考進華師大中文系,後來也寫作的周佩紅和陳丹燕住同一宿舍,後來成為她丈夫的陳保平上課坐在她的斜後方。

這些經歷讓陳丹燕成為一個敏感的人,這不僅體現在她對周圍的觀察中,更體現在她對故事的切入角度以及語言的書寫上。在結束寫兒童文學後,陳丹燕開始寫少女文學,《緋聞》就創作於那一時期,後又轉入寫上海系列,《上海的風花雪月》算是一個轉折。

一直覺得陳丹燕是一個被誤讀的作家,其實她綿軟的文字下面有一顆很硬的核,在經歷過沒有朋友、極度渴望精神生活的青少年時代後,他們那輩人對知識以及人情世故的態度比後輩要單純得多,也清醒得多。陳丹燕的精氣神很像《上海的金枝玉葉》中的黛西,即使經歷過生活的種種不愉快,也依然挺直腰板,至於她文字中的敏感則來自童年時代的經歷,文革讓她討厭政治,她的小說從來都是致力剖析人的內心情感,不和政治掛鈎。

十來歲時讀這本書和現在來讀,所感受到的已經大不相同。十來歲時周遭的世界單純許多,沒有網絡,沒有過多的信息,對人、事產生的變化更為在意,或者說,那時候更容易將自己融入讀到的文字看到的畫面中。那個年齡段正好是和小說主人公王朵萊一樣的年紀,可以把自己幻想成在護士學校和英文老師談戀愛的小姑娘,也可以是和白血病人相愛的實習護士,故事的第三部分,結婚生子後面臨感情危機的大人王朵萊,在那時看來遙不可及,總覺得二十歲也是很遙遠的,更不要說結婚生小孩抓住丈夫外遇的成人生活。更讓我吃驚的是,十來歲時甚至有些嫉妒長成大人的王朵萊,她能夠過一種和我不一樣的生活,她可以藉助生活的不如意來發泄情緒,而我卻做不到,因為沒有能力,也沒有勇氣。現在再來讀它,感知到的會摻雜自己對生活的認知,多了理解、同情,還有一絲絲做不到理想高於生活的不甘心。

王朵萊在少女時代對生活的失望,直接轉移到學校里的英文老師和後來的白血病人身上,直到她發現這種轉移對於改變自己和現狀的無能為力。或許可以說這個悶悶的小孩是一個自私的人,總是試圖從傷害別人中來獲取對自己情感上的感悟和對生活的認知,但我更情願將她理解成溫吞外表下對自我毫不手軟的割裂,即便滿身是血,也要用肉體上的疼痛去刺激自己的神經,對於她來說,精神沙漠更為絕望。所以這種對愛對生活的絕不妥協,才是她人生中最好的收穫。在第三個小故事中,經歷過生活摧毀的王朵萊結了婚生了小孩,剪短頭髮後在新疆又一次遭遇愛情,這對她來說,無疑是從滿身是灰的世俗中再次醒來,但是陳丹燕筆下的中年王朵萊沒能再次像少女時代那樣去愛,這一部分被寫得非常感傷,因為它容易讓人聯想到自己,彷徨在生活的塵埃中,有一種欲哭無淚的無力感。

陳丹燕的少女文學向來都不是陽光的,從她最最喜歡的寧歌到王朵萊,從《女中學生三部曲》到《魚和它的自行車》,她筆下的青春期少女是孤獨、不合群、不被人理解的,這多少有着她自己的經歷,她把青春期的敏感保持了很久,這在她日後的創作中一一體現,甚至那些陰暗的想法,讀到時會有同感,因為十來歲時確實這麼想過,就好比相比起現在的思想包袱,從前的小心思好像更為真實一些,因為青春期里的敏感和小心翼翼得以更加完整地保存當時的自己,反倒現在活得粗糙多了。

陳丹燕在這本書中的文字細膩敏感,其實並不怎麼哀婉,她花很多筆墨去描寫世俗生活中的景象,可就是這些日常見聞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和殘酷。她的文字像那種帶有鋸齒的刀,剛割下去時不會見血,等一等,血珠子才會迸出來,又像魚線,透明卻堅實,一點一點在身上勒出血印。《起舞》後的陳丹燕更多的是像一個記者,在《公家花園》、《永不拓寬的街道》中,她以更為客觀、中立的態度出現,文字和之前相比,平實了許多。

《魚和它的自行車》是一本非常私人的小說,它可以死死扎在某一部分人的身體中,因為它能夠喚起同感,也因為它迎合了一部分人青春期里的幻想,或者根本就是他們的人生。陳丹燕曾經在歐洲遊記中寫到過,中國餐於歐洲人而言,是青春期的白馬王子夢想,不能放到歐洲人的生活中去的。這本小說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它放進了那些喜愛中國餐的歐洲人生活中,並讓他們在此後每每懷念。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