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魏后凯 | |
---|---|
国籍 | 中国 |
知名作品 | 《现代区域经济学》、《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 |
魏后凯,男,汉族,1963年12月生,湖南衡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民政部、国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决策咨询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员,1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1]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履历
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7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
1994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1年任该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1996年升为研究室主任,2006年任所长助理。其中,1994年底至1996年初,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做访问学者。
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8年11月到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
2015年7月到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任所长 [2]
此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民政部、国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决策咨询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员,1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社会荣誉
1993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2000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参加“全国留学回国成果汇报会”,2001年6月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2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五个一”工程优秀著作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全国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中国发展研究一、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著作二、三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各项科研成果获2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与区域发展、国家区域政策、企业迁移、经济增长与地区差异、外商投资区位、城镇化、产业集中、产业集群、产业布局、区域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等。 [3]
人物事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要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找出有力抓手,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研究农村发展问题的学者,魏后凯经常深入乡村调研。他发现,在快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虽然近年来农村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但城乡之间仍存数字鸿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4.6%,农村地区仅有38.4%。
魏后凯说,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不能按照传统的思维,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按部就班地推进,而应该将‘三化’融合、协同推进。”
魏后凯建议,应从加大政策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入手,找出有力抓手,加快智慧乡村建设步伐。智慧乡村建设一定要跟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起来,跟农民的获得感紧密结合起来。智慧农业、智慧旅游、农村电商是智慧乡村建设的三大有力抓手。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可以利用农村淘宝等农村电商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农民的意识。 [4]
魏后凯建议,要重视开展试点示范工作。“目前,包括北京市平谷区西柏店村、湖北省鄂州市胡桥村等地都在进行智慧乡村的有益探索。”他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村庄,分期分批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魏后凯表示,还要鼓励人才下乡、农民工返乡,吸引人才回到农村,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参与智慧乡村建设,同时加强对村民的信息技能培训。
参考资料
- ↑ 魏后凯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搜狐焦点网
- ↑ 孙总和社科院区域经济学家魏后凯研究员新浪网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网
- ↑ 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性转型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