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国和唐朝是什么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高昌国 |
高昌国和唐朝是什么关系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以跨多语言商业网络立国的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当东西交通往来的商业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1]
简介
高昌,在今吐鲁番市东南大约40公里处的高昌故城。
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汉族独立王国,先后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麹氏高昌。
汉代以来,这里一直是内地士兵进行屯田的重要场所,两汉时期的戊己校尉就驻扎在此地。公元439年,北魏攻灭北凉,生活在河西地区的大批汉人向西迁徙到了高昌,加上以前由内地和敦煌等地来这里躲避战乱的汉人,高昌很快成了汉人云集的地方,并先后出现了阚爽、阚伯周、张孟明、马儒等汉人为王的以商业、外交立国的政权。公元499年,从金城(今甘肃兰州)迁来的麹(音“屈”)嘉被任为高昌王,此后140多年,高昌出现了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汉人政权,历史上称作“麹氏高昌”。
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麹氏高昌四代政权,麹氏享国最久。麹嘉王时,恹挞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麹嘉王求救,麹嘉王派次子为焉耆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贞观十四年(640年),大凉国、高昌国相继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
与唐关系
高昌者,汉车师前王之庭,后汉戊己校尉之故地。在京师西四千三百里。其国有二十一城,王都高昌。其交河城,前王庭也;田地城,校尉城也。胜兵且万人。厥土良沃,谷麦岁再熟;有蒲萄酒,宜五果;有草名白叠,国人采其花,织以为布。有文字,知书计,所置官亦采中国之号焉。其王麹伯雅,即后魏时高昌王嘉之六世孙也。隋炀帝时入朝,拜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封弁国公,仍以戚属宇文氏女为华容公主以妻之。
惠表武德二年,伯雅死,子文泰嗣,遣使来告哀,高祖遣前河州刺史朱惠表往吊之。七年,文泰又献狗雄雌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太宗嗣位,复贡玄狐裘,因赐其妻宇文氏花钿一具。宇文氏复贡玉盘。西域诸国所有动静,辄以奏闻。贞观四年冬,文泰来朝,及将归蕃,赐遗甚厚。其妻宇文氏请预宗亲,诏赐李氏,封常乐公主,下诏慰谕之。
贞观初(626年)高昌王麹文泰来朝。后来麹文泰与西突厥结盟,轻辱唐朝,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证讨。贞观十四年(640年),大凉、高昌相继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国为回鹘侵占。
唐末从属归义军,后属高昌回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