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骈体文钞》 清代李兆洛编选的诗歌韵文,又称《骈体文总集》。共31卷,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18卷,包括铭刻、颂、诏书、檄移等各体;中编8卷,包括论、序、碑记、志状等各体,属于指事述意之作;下编5卷,包括边珠、笺、杂文等各体,多属缘情托兴之作。书成于嘉庆末年。
著作观点
李氏认为:当世治文,只知宗唐宋而不知宗两汉;而欲宗两汉,非自骈体文入手不可。于是选编先秦两汉至隋之文成此书,以便学者沿流而溯源。李兆洛认国文之起源不分骈散,主张骈散合一。所以此书中选入了《报任安书》、《出师表》等文。
著作自序
少读《文选》,颇知步趋齐、梁。后蒙恩入庶常,台阁之制,例用骈体,而不能致。因益搜辑古人遗篇,用资时习,区其巨细,分为三编。《序》而论之曰:天地之道,阴阳而已,奇偶也,方圆也,皆是也。阴阳相并俱生,故奇偶不能相离,方圆必相为用。道奇而物偶,气奇而形偶,神奇而识偶。孔子曰:"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又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相杂而迭用。文章之用,其尽于此乎!《六经》之文,班班具存。自秦迄隋,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
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俪。而为其学者,亦自以为与古文殊路。既歧奇与偶为二,而于偶之中,又歧六朝与唐与宋为三。夫苟第较其字句,猎其影响而已,则岂徒二焉三焉而已,以为万有不同可也。夫气有厚薄,天为之也;学有纯驳,人为之也;体格有迁变,人与天参焉者也;义理无殊途,天与人合焉者也。得其厚薄纯杂之故,则于其体格之变,可以知世焉;于其义理之无殊,可以知文焉。文之体,至六代而其变尽矣。沿其流,极而溯之,以至乎其源,则其所出者一也。吾甚惜夫歧奇偶而二之者之毗于阴阳也。毗阳则躁剽,毗阴则沉膇,理所必至也,于相杂迭用之旨均无当也。
李兆洛序 [1]
著作评价
当时,桐城古文风行于世,唐宋八大家成为众望所归的文章典范。但骈文作者代不乏人,乾嘉之间甚至有"骈文八大家"之称,其中著名者如袁枚、孙星衍、洪亮吉、孔广森、汪中等,无论从才气上,还是从学力上,都足以睥睨桐城古文。加上还有阮元这样"总督"级别的文臣为其摇旗呐喊,骈文在清代中期号称"中兴"。但是,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问世后,桐城古文大出风头,被许多人视为文窜的"正宗"。李兆洛有感于此,就动手编选了这部《骈体文钞》,以向读者展示骈文的魅力。
从篇幅和体例上看,《骈体文钞》与《古文辞类纂》旗鼓相当,都是中型选本。它选录秦至隋末的骈体文七百七十四篇,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又按文体分类编排。显然,《骈体文钞》侧重在追溯骈文在唐代以前的传统,以向读者证明骈文曾经有过的辉煌,从而来与桐城派所标榜的从唐宋八大家至归有光、方苞等人的古文传统抗衡。在这种文体之争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刻的思想背景。一般而言,古文与"载道"的传统有不解之缘,而骈文则与追求美文学的风尚有关,两派互为消长,便构成了古代文坛上特有的景观。不过,李兆洛所谓的"骈体文"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他有位学生发现《骈体文钞》居然将贾谊《过秦论》、司马迁《史记 自序》、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诸葛亮《出师表》等散体文都网罗在内,名实不副,建议老师改一改。李兆洛当即回信教训这位学生说:你难道没有看过我在书前写的序言吗? 我在那里明确说过,唐代以后才有所谓"古文"之名,秦汉以上文章都是 "骈体"。也就是说,李兆洛所谓的 "骈体",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骈四俪六"即特指六朝以后讲究声律对偶的文体,而是泛指采用偶句的一切文体,包括诸子散文,其目的是想跨越古文和骈文的鸿沟,"欲合骈散为一",这是阅读此书时应该加以注意的.
作者简介
李兆洛(1769~1841)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李兆洛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
他所作文章,大体上能贯彻自己的主张;对桐城派的姚范、姚鼐两人,也表示推尊,不持门户之见。汤成烈《重刊养一斋文集序》评其学:"莫不兼综百家,钩稽历代,研精极虑以出之,凡实事必求其是。"撰有《养一斋文集》20卷,有咸丰二年初刻本,光绪四年重刻本。辑有《皇朝文典》70卷,《大清一统舆地全图》,《凤台县志》12卷,《地理韵编》21卷,《骈体文钞》31卷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