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謖之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謖之死,失守街亭罪不輕①,堪嗟馬謖枉談兵②。 轅門斬首嚴軍法③,拭淚猶思先帝明④。 【釋詞】 ①街亭:地名。亦稱街泉亭。故址在今甘肅莊浪東南。諸葛亮出師,使馬謖與魏將張郃戰。馬謖不聽節度

【原文】

失守街亭罪不輕①,堪嗟馬謖枉談兵②。

轅門斬首嚴軍法③,拭淚猶思先帝明④。

【釋詞】

①街亭:地名。亦稱街泉亭。故址在今甘肅莊浪東南。諸葛亮出師,使馬謖與魏將張郃戰。馬謖不聽節度敗失此地。

②堪嗟:嗟,嘆自、可嘆。枉:白白地。

③帶兵將帥的營門。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④拭淚:拭,擦。杜甫《羌村三首》:「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先帝:劉備。

三國詩詞《馬謖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馬謖失街亭,造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功盡棄。不殺他便無法嚴肅軍紀,諸葛亮依法辦事,揮淚斬馬謖

馬謖,字幼常,襄陽宣城人。以荊州從事的身份隨劉備入蜀。做過縣令、太守。才氣過人,精通謀略。諸葛亮很器重他,經常與他通宵達旦地談論軍事戰法。但他畢竟只是一個書生,而不是軍事指揮家。

失守街亭罪不輕,堪嗟馬謖枉談兵。」諸葛亮徵詢諸將去守街亭時,馬謖自告奮勇。諸葛亮叮囑他不可輕視,而他很自負地說:「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來到街亭,看了地勢,他驕狂地說:「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於是輕易地做出「山上屯軍」的錯誤決策。王平向他諫道:倘魏軍「四面圍定」,「斷我汲水之道,軍士不戰自亂矣」。馬謖不假思索地大笑說:「汝真女子之見! 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破竹。』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王平再諫,馬謖只是不聽,還輕蔑地斥責王平:「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從主動請兵到街亭屯軍,馬謖自恃熟讀兵書,不以為然,而偏偏在實踐中教條地搬弄兵法,碰得頭破血流,以致喪身辱命。

「轅門斬首嚴軍法」,街亭失守,馬謖之罪當斬,但斬馬謖,諸葛亮是十分心疼的。馬謖街亭失守,招致整個北伐的失敗,諸葛亮對馬謖說:「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地,皆汝之過也! 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因此諸葛亮還是依法辦事殺了他。「左右推出馬謖於轅門外,將斬。參軍蔣琬自成都至,見武士欲斬馬謖,大驚,高叫『留人!』入見孔明曰:『昔楚殺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臣,豈不可惜乎?』」諸葛亮講了孫武治軍,執法嚴明,不得不斬的道理。從個人感情上來講,諸葛亮與馬謖情同父子,斬馬謖,他三次落淚:先是「揮淚」將馬謖推出斬首。繼而「流涕」同蔣琬談論不得不斬的道理。當「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又「大哭不已」。當然這哭,也含有對自己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的痛心。

馬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熟讀兵書,深諳戰法,在諸葛亮的帳下出謀劃策,不失為好的智囊。蜀軍南征孟獲時,諸葛亮徵詢他的意見,馬謖建議:「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丞相但服其心足矣。」諸葛亮對此很讚賞:「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北伐出兵前,諸葛亮所慮者是勁敵司馬懿。馬謖又建議使用反間計,利用魏主曹睿素懷疑忌,散布流言蜚語,張貼榜文,謠傳司馬懿要造反。果然此計離間奏效,司馬懿被削去兵權。但馬謖缺少親臨戰場,實地指揮的經驗,也就是說,缺乏從「紙上談兵」到真正指揮作戰的能力。身經百戰的劉備對馬謖這一弱點看得很清楚,臨終前因看到馬謖在身旁,便令其退出,問諸葛亮:「『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當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諸葛亮想到這些,「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試淚猶思先帝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