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哪些帛書和醫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醫間醫書 |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哪些帛書和醫簡1973年12月,馬王堆漢墓三號墓發現了大批帛書和兩卷醫簡,均出自三號墓東邊箱的長方形漆盒中。帛書大部分寫在寬48厘米的整幅帛上,摺疊成長方形;少部分書寫在寬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條將其捲起。出土時都已嚴重破損,經整理,知共有28件,12餘萬字。其中除《[[周易]》《老子》《戰國縱橫家書》有今本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內容涉及思想、軍事、天文、醫學、地理等各領域,此外還有兩幅古地圖。[1]
根據書中字體、避諱、紀年以及墓葬年代(前168年)考訂,帛書大體分作兩類。抄寫時間較早的一類在秦漢之際所寫,理由是字體近篆書,又不避漢高祖劉邦諱;抄寫時間較晚的一類為漢初至漢文帝初年所寫,理由是字體為隸書,諱「邦」為「國」,但不避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恆諱。帛書中的一部分用硃砂畫有行格,留有天地頭(指書頁上下兩端的空白處,上邊的叫天頭,下邊的叫地頭),各篇前後留有相當於「贅簡」的空白等,與出土的漢代竹簡形制基本一致。
帛書包括《易》《老子》《戰國縱橫家書》《養生方》等漢初學術與方術文獻,其中《易》與《老子》都與今本有較大的區別,被認為是這些書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傳抄版本之一,大量的方術文獻有助於了解漢初的占卜、星相、醫術、房中術等內容。
《老子》甲本和卷後4篇佚書合抄為一個長卷,字體近篆體,共465行,每行約30字;《老子》乙本和卷前篇佚書合抄在一幅整帛上,以隸書書寫,共252行,每行0字~70餘字不等,抄寫時代晚於甲本。種寫本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次序與通行本相反。通行本分作81章,帛書《老子》乙本不分章,甲本某些段落前有圓點標誌,章次均與通行本有不同之處,如通行本第4章在第22章之前,第41章在第40章之前,第80章、第81章在第67章之前等。經學者反覆研究,認為此甲本、乙本《老子》帛書順序較通行本更為合理。《老子》甲本卷後佚書沒有篇題,學者們按內容將其分為4個部分,並定名為《五行》《九主》《明君》《德聖》。《老子》乙本卷前4篇佚書原來就有篇,題為《經法》《十六經》《稱》《道原》,前2篇又包括若干小的篇章,主要是講刑名和陰陽刑德之說。有人認為乙本中的這4篇佚書就是《漢書·藝文志》中久已失傳的《黃帝四經》,因漢文帝時崇尚黃老之學,所以把《黃帝四經》和《老子》合抄為一卷。又因《十六經》中記載了關於黃帝的神話以及他的大臣力黑(即力牧)、閹冉、果童、太山稽等人的事跡和相互對答之詞,於是部分學者認為它可能與《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黃帝君臣》10篇或列入兵陰陽類的《力牧》15篇有關。帛書《周易》由《經》(即64卦)和6篇傳(《二三子問》《繫辭》《易之義》《要》《繆和》《昭力》)組成,其卦辭、爻辭與今本大體相同,但是64卦的次序則大相徑庭,帛書64卦的排列次序更為簡單原始。
帛書史書類有《春秋事語》和《戰國縱橫家書》。《春秋事語》全書16章,約3000字,所載史事除第二章中的燕晉戰爭未見於史籍,其他史事均可按史籍核定年代,部分內容可以和《春秋》三傳、《國語》等古籍相參引。從其行文風格看,記事簡約,其中多有當事人的談話和後人評說,保存了許多未見於世的史料。《戰國縱橫家書》分為27章,共11200餘字,其中第十一章見於《史記》和《戰國策》,是珍貴的關於戰國後期的歷史資料。
帛書醫書類共有10種,均無篇題。整理者按其內容分別命名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卻穀食氣》《導引圖》《養生方》《雜療方》《胎產書》。帛書醫書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醫學成就,是不可多得的珍稀古籍。例如其中的《五十二病方》比《黃帝內經》成書年代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載藥方280多個,所用藥物240多種,是中國最早的方劑,也成為一份珍貴的醫學遺產。
帛書術數類亦無篇題,整理者按其內容命名為《隸書陰陽五行》《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圖文並茂)、《式法》《出行占》《木人占》《相馬經》等,皆為久已失傳的古書。這批珍稀古籍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哲學、術數、自然科學等具有重要的價值,如《天文氣象雜占》中記載的彗星現象比西方早了1000年。
帛書兵書類有甲、乙、丙3種《刑德》。帛書中還整理出帛圖,有《導引圖》《街坊圖》《駐軍圖》《喪服圖》《太一將行圖》《天文氣象雜占圖》等。帛圖之中還發現了幾幅地圖,研究者將其中3幅地圖分別命名為《長沙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和園寢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具有一定科學水準的大比例實用彩色地圖。
醫書簡兩卷200支,一卷內容與《黃帝內經》相似,講的是養生之道,另一卷則為房中術,其中《養生方》《合陰陽方》《十問》《天下至道談》等,涉及到性保健和優生學、養生學。如《十問》第八問中,禹問師葵治神氣之道,因禹治天下操勞傷神,失去性功能,因而「家大亂」。得師葵治神氣之道後,性功能恢復,從而「安後姚,家乃復寧」,說明研求房中之道,可以和睦夫婦關係,增進健康。《天下至道談》中「七損」「八益」之說,是對中國房室養生學理論的重大貢獻,該理論對於房中養生保健來說,現代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