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青海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海玉是产于青海的一种玉石,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加绿色斑纹,玉质较细腻,呈半透明状。由于其外观与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

青海软玉和其它产地的软玉一样,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但其透闪石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大,总体上低于新疆软玉

基本简介

青海玉也属软玉,常常冒充是新疆和田玉,但是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阗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阗玉稍粗,比重比和阗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青海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玉料而被用做巧色。另外,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

青海软玉普遍含硅灰石。硅灰石在偏光显微镜下显示一级橙黄干涉色,远低于透闪石的干涉色级别。硅灰石与透闪石共同组成微晶交织结构,局部可完全由硅灰石微晶组成。

为了确定硅灰石,我们对上述8个样品均作了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8个样品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软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并普遍含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硅灰石等。在国内外其它产地的软玉中,除江苏梅岭软玉中存在硅灰石见有报道外,其它产地的软玉尚未见报道。迄今为止,开发利用的青海软玉还主要是山料。与新疆软玉的山料相比,青海软玉的质量稍逊一筹。青海软玉更透明,但“油润度”稍差,使其凝重感显不足。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青海软玉中的硅灰石是造成这种结果主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影响玉石透明度的因素很多,玉石组成、矿物粒度、相对大小、排列方式、接触紧密程度和裂隙等均会对透明度产生影响。一般而言,软玉组成矿物越单一、粒度越细、越均一、排列越紧密、裂隙越少、则透明度就越好。与新疆软玉相比,青海软玉的组成矿物相对较复杂,粒度相对较粗,更不均一,排列紧密程度也相对较差,按理其透明度应不如新疆软玉,但事实上却优于新疆软玉。我们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与青海软玉中硅灰石微晶的存在密切相关。为了确定硅灰石对青海软玉透明度的影响,我们选取了3外有代表性的样品,通过能谱和显微镜观察,半定量估算了硅灰石的质量分数,发现软玉中硅灰石的质量分数越高,透明度就越好。

对于像软玉这样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玉石,除杂质的结构外,组成矿物质和双折射率对透明度的影响也较大。在矿物集合体中,各个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向不同,因此各个微晶的光率体取向将不一致,由此造成入射光在集合体内部由于复杂的反射和折射面大量消耗,使透射光减少,透明度降低。例如,方解石的双折射率较大为0.172~0.190,因此大理石的透明度一般较差;硬玉的双折射率较小,较0.011~0.016,所以翡翠的透明度相对较高。

软玉中的透闪石颗粒间存在大量的空隙,入射光在空隙与透闪石界面上的漫反射的折射使透射光的量减少,造成软玉的透明度大大降低。硅灰石的折射率与透闪石的非常相近,当硅灰石微晶充填软玉空隙中时,透闪石与其间充填物硅灰石的折射率差值较小,减少了入射光在软玉内部透闪石与空气接触面的漫反射的损耗,从而降低了光的损耗。其机理与在劣质翡翠中充填塑胶或玻璃来提高翡翠的透明度机理相同。[1]

产地介绍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属于软玉。青海玉的产地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和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

昆仑山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脉,横贯亚洲中部,势如巨蟒,被誉为“亚洲脊柱”。昆仑山由新疆、西藏入青海、四川,在新疆、青海境内有3000多公里长,平均海拔5600米左右。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 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 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

主要商业品种及外观特征青海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翠绿色品种)等不规范的 名称。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商业品咱与和田基本相同,颜色特征则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咱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

品种特点

白玉

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26ldquo;青海白%26rdquo;。呈灰 白%26mdash;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26ldquo; 羊脂白玉%26rdquo;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

青白玉

为浅灰绿%26mdash;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 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常被形象地称为:翠青,鸭蛋青,粉青等。

青玉

青灰%26mdash;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作大中弄摆件、器皿。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

浅%26mdash;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 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 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该品种有呈独立薄层状产出的,也有在白玉料边缘形成黑边白玉、黑皮料等具产地特征的白玉料。将其归于青玉类比较合适,可称为烟青玉,紫色调重的可称 为紫青玉。烟青玉丰富了软玉的俏色品种,制成品种中的%26ldquo;青虾%26rdquo;、鸽子(灰雨点)、黑白双 欢(獾)等者很有创意。

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同,这部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常与砂状、斑点状石也有关。其制成品中有全绿的,也有的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这在以往的和田玉产品中罕见,全绿和俏色产品一时成为玉石收藏的热点。根据其呈色特点,定名翠青玉比较符合名称标准。

糖玉

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26mdash;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在2008年1月2日的青海昆仑玉捐赠仪式上传出消息,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北京奥运所需3000多枚奖牌将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2]

区别特征

上世纪90年代初,青海料在[青海格尔木昆仑山三岔口附近发现并被开发利用。

青海料以山料为主,有少量戈壁料和山流水料。青海料呈半透明状,比其它产地的“和田玉”种的透明度都高,内里时常呈现青海料独有的白色透明的“筋” (老坑料一般没有这种筋)。青海料水透(水头大)灵秀与新疆和田玉的油润凝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各具特色。

青海料的硬度为6以下,比重2.9以下都低于新疆和田玉,特别是体现在青海白料上时其细密度和滋润感都明显不如新疆和田玉,经把玩后还会呈现出略微偏灰暗的缺点。但是,青海料中的青白玉、青玉以其丰富多彩的品种,淡雅清爽的格调,细腻均匀的质地每每征服着玉玩家的眼球。如对一种嫩绿色翡翠特征的青海料情有独钟,也是玩玉者的热点收藏品种之一。

分类标准

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商业品种与和田基本相同,颜色特征则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

鉴别玉的方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 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 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 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