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季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季良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上海信息資訊網
出生 1883年
福建省侯官縣
逝世 1945年
效命 中華民國
軍種 中華民國海軍
服役年份 1897-1945
軍銜 海軍上將
統率 第一艦隊
參與戰爭 廟街事件
江陰阻擊戰
獲得勳章 文虎勳章(北京政府)
二等雲麾勳章(南京國民政府)

陳季良(1883年-1945年),原名世英,字季良。中華民國海軍將領,長期統率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最終軍階為海軍上將,是中華民國唯一獲授勳五次的海軍將領[1]

簡歷

1897年,入讀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第四屆駕駛班。畢業後在防護巡洋艦海容號上任魚雷、槍炮大副。武昌起義後積極支持革命。[2]

1918年,海軍成立江防艦隊。1919年,艦隊從上海北上,計劃繞道俄羅斯遠東地區,從俄羅斯控制的黑龍江入海口溯流而上駛入中國境內。此時陳世英為艦隊其中之一,炮艦江亨號的艦長。艦隊9月中旬抵達尼古拉耶夫斯克(中文舊稱廟街),原領隊、運輸艦靖安號艦長甘聯璈率艦返航,陳世英接任領隊,率領艦隊繼續前進[3]。艦隊在前往哈巴羅夫斯克(中文舊稱伯力)時,遭到白俄高梅科夫少將的炮兵襲擊,被迫退回尼古拉耶夫斯克。中國政府與白俄當局進行交涉無果,艦隊只能滯留當地過冬[4]

1920年初,紅軍游擊隊攻入尼古拉耶夫斯克,旋即與當地留守的日本干涉軍發生衝突並展開激戰。因為海面封凍,日軍缺乏援助;但紅軍游擊隊裝備不足,缺乏攻堅能力,也難以擊敗日軍。游擊隊轉而求助於滯留此地的中國艦隊。陳世英等經過討論後決定借出江亨號的一門3英寸炮並6發炮彈,以及武裝拖輪利川號的一門5響格林炮並3排計15發炮彈予游擊隊[4](另一說除兩門艦炮外還有兩挺機槍[2])。紅軍利用借來的武器攻入日軍據點,此即廟街事件(日方稱尼港事件)[4]。此事震動日本國內,日方指責中國軍人直接參加了戰鬥,而北洋政府辯稱斷無此事,而且也沒有蓄意支援紅軍的行為。同年4月解凍後日本海軍20餘艘軍艦包圍了中國艦隊,而中國軍艦一邊備戰,一邊也做好了自沉的準備。同年6月中日政府聯合代表對時間展開調查,一直爭辯無果[5]。雙方僵持不下時,10月紅軍取得重大進展,日軍只能撤退至哈爾濱,中國艦隊總算得以繼續前進。對於事件的定性,中國政府官方聲明為「艦炮誤由白黨落於紅黨之手,艦長未及追究為憾」,賠款3萬元、向日本道歉、並宣布將涉事艦長陳世英撤職永不敘用。隨後陳世英南下,把字季良改為正名,旋即獲頒文虎勳章,任炮艦楚觀號艦長[6]

1921年,任海軍長江游擊隊隊長。[1]

1922年2月,升任海容號艦長。

1923年,晉升為海軍上校。

1924年,晉升為海軍少將。

1925年2月,任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兼任閩廈警備司令。[1]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發動北伐戰爭。此時陳季良駐馬尾[7]。時任海軍部總長杜錫珪和海軍總司令楊樹莊會晤後,由楊樹莊同國民革命軍進行聯繫,同時陳季良轄下的第一艦隊採取避戰策略,並未與北伐軍發生大規模交戰[8]。10月,何應欽率領北伐軍東路軍進入福建,擊敗北洋政府漳州、泉州鎮守使張毅麾下的第一軍。11月26日張毅部撤至烏龍江南岸,試圖渡江退往福州。此時海軍表面上尚效忠北京政府,未轉投北伐軍;但陳季良下令駐閩江的艦艇升火待命,並派炮艦趁張毅部渡江時發起攻擊,迫使餘部轉至南港方向。隨後第一艦隊派出海軍陸戰隊協同北伐軍進攻瓜山一帶張毅軍主力,海軍出動炮隊、軍艦炮擊,同時多艘軍艦在涵江和閩江一帶巡邏攔截張毅軍運輸船,迫使孤立無援的張毅部投降[9]

北伐後海軍投入南京國民政府旗下,陳季良除原職外,歷次兼任福建臨時政治委員、福建省政府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1]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成立,取代原有的軍政部海軍署。陳季良兼任常務次長(後該職轉予練習艦隊司令陳訓泳)。[10]

1930年4月,兼任海軍陸戰隊總指揮。[1]

1933年7月5日發生薛家島事件,原東北海軍海圻號海琛號肇和號駛往香港,準備南投廣東海軍。海軍部立即派寧海號海容號逸仙號前往香港試圖說服三艦官兵,終究慢了一步,三艦加入了廣東海軍[11]

同年10月26日,福建省政府及第十九路軍中國工農紅軍達成協定,停戰結盟,共同抗日反蔣。11月20日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福建事變爆發。駐閩海軍陸戰隊拒絕聽從新政府命令,海軍各艦也雲集閩浙沿海進行封鎖。12月中旬,效忠南京國民政府的軍隊開始從陸地上發起進攻。12月月底陳季良南下三都,指揮海軍各艦、陸戰隊等向福建人民革命軍進攻。[12]

1935年9月,晉升為海軍中將[1]。同年6月15日,已投粵的海圻號、海琛號兩艦官兵因不滿陳濟棠,再次發生譁變,扣壓了艦上粵籍官兵,前往香港。各方紛紛派出代表進行遊說,甚至連日本駐廣州領事也趕到香港試圖遊說兩艦投奔滿洲國蔣中正也派出邢森洲進行遊說,說服兩艦前往南京。6月21日兩艦北上,而身為閩系的中央海軍派出第一艦隊的寧海號、應瑞號、海容號、海籌號、逸仙號,由陳季良率領進行阻攔。寧海號對兩艦進行了一輪威嚇射擊,迫使兩艦退回香港。7月4日海軍軍令處處長陳策前往香港進行調停,事件方告一段落[13]

1937年8月11日,以平海號為旗艦,在江陰指揮封鎖長江的行動[14]淞滬會戰爆發後,指揮艦隊在江陰要塞處進行防空作戰。9月22、23兩日,日軍對江陰中國艦隊發動大規模空襲,陳季良下令死戰,各艦不得後退,旗艦平海號不得降下將旗。但日機輪番轟炸對中國軍艦造成重創,8月23日14:40陳季良被迫下令各艦後撤[15]。23日晚平海號擱淺,官兵撤離棄艦,陳季良改逸仙號為旗艦。25日,日軍再度發動空襲,擊沉逸仙號,陳季良亦在此戰中負傷[16]

江陰阻擊戰後中國大型軍艦已經全部損失殆盡。後陳季良轉任長江要塞第一總台長。1945年病逝於萬縣,國民政府追晉為海軍上將。[1]

榮勛

  • 1920或1921年 文虎勳章
  • 1923年
    • 1月 三等寶光嘉禾章
    • 11月 三獅軍刀
  • 1930年1月 三等寶鼎章
  • 1936年
    • 2月 三等雲麾勳章
    • 7月 國民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念勳章
  • 1937年1月 二等雲麾勳章

注釋

  1. 1.0 1.1 1.2 1.3 1.4 1.5 1.6 章騫,#艨艟夜譚,194頁
  2. 2.0 2.1 章騫,#艨艟夜譚,193頁
  3. #近代中國海軍,777頁
  4. 4.0 4.1 4.2 #近代中國海軍,778頁
  5. #近代中國海軍,779頁
  6. #近代中國海軍,780頁
  7. #近代中國海軍,841頁
  8. #近代中國海軍,842頁
  9. #近代中國海軍,843-844頁
  10. #近代中國海軍,854頁
  11. 章騫,#艨艟夜譚,159頁
  12. #近代中國海軍,880-881頁
  13. 章騫,#艨艟夜譚,162-163頁
  14. 章騫,#艨艟夜譚,164頁
  15. 章騫,#艨艟夜譚,176頁
  16. 章騫,#艨艟夜譚,183頁

參考文獻

  • 海軍司令部《近代中國海軍》編輯部 (編). 近代中國海軍. 海潮出版社. 1994. ISBN 978-7-80054-589-4. 
  • 章騫. 艨艟夜譚:章騫近代艦艇史話十二夜.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6-8615-1. 

關聯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