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铁健 | |
---|---|
出生 |
1934年10月 浙江绍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
知名于 |
著作《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 |
知名作品 |
《多余的话》 《论西路军》 《代人受过的陈独秀》 |
陈铁健字石之,1934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以来,著有《瞿秋白传》、《蒋介石与中国文化》(合著)、《绿竹水南集》、《<多余的话>导读》等书。1978至1996年,与李新师共同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12卷本)。发表过《重评<多余的话>》、《论西路军》、《代人受过的陈独秀》、《北伐漫议》、《西安事变简论》、《AB团肃反之"法理"依据与文化根源》等论文。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陈铁健
出生日期 1934年
字 石之
人物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至今。祖籍浙江绍兴。193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安达中学尚未毕业转入政法学校学习,毕业后至沈阳政法机关工作。1955年,入吉林大学历史系学习。196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师从李新先生攻革命史。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
个人著作
《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
文学之路
1955年,渴望深造的陈铁健重拾学途,入吉林大学历史系学习,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196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师从李新先生攻革命史,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史学研究生之一。
60年代初的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外面的政治气候越来越紧张,正常的学术研究难以开展。好在陈铁健遇到了李新、黎澍等各方面均堪为风范的良师,在他们指导下,他"埋头书斋,诸事不问",根据李、黎二先生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必读书目,努力研读,逐步深入到了学术的堂奥,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66年,"文革"的狂飙席卷中国,史学界由于有姚文元批判吴晗《海瑞罢官》文章发表,更成为重灾区。5月,陈铁健参加黎澍主编的《历史研究》写作组,奉命撰写批判吴晗的应景文章。不料,这又是引蛇出洞的"阳谋",文章刚刚面世,即被6月3日的《人民日报》钦点批判,作者们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见。陈铁健回忆,当时黎澍"不动声色地轻轻对我们说:'这是对着我来的,不关你们的事。也好,可以免去批判别人之劳,坐等别人批判了。'"虽然黎澍承担责任,陈铁健也没有幸免于运动的冲击,被作为"保皇派"受到批判,再加上其一篇反对戚本禹影射史学文章被作为"最恶毒"稿件亮出,更被扣上"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和"修正主义苗子"的帽子,列入"清理阶级队伍"的被清理名单。
"文革"十年,陈铁健经历了无休止的各种动乱和派争,学术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但他始终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坚信有几千年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终将以理智战胜愚昧。他尽可能挤出时间,继续其钟爱的历史研究,同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能见到的中外名著。"文革"时代,知识分子读书也成了一种奢侈,当时,最能让陈铁健兴奋的,无疑就是读到一本好书了。
1975年,在周恩来支持下,邓小平大刀阔斧整顿生产和社会秩序,混乱中的中国呈现一线生机。和当时大多数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陈铁健热诚拥护邓小平恢复经济的努力,希望中国能由此走上正轨。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歪风就在全国刮起。随后,觉醒了的广大人民在天安门广场发出的要求正确领导的呼声又遭血腥镇压,中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陈铁健深恶痛绝,"反击右倾翻案风"风吹正紧时,他在一次会上说对"批邓反右"不感兴趣,含蓄表达对极左分子的反感和不满,险些被打棍子。
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垮台后,陈铁健开始焕发出学术的青春。他在《历史研究》参加撰写了一系列揭批极左错误在史学领域制造混乱的文章,其透彻的洞察力、犀利的文笔初步得到了发挥。他回忆,这些文章"大抵都是由我撰写初稿,经丁伟志修改或由他提出意见我再撰写二稿,最后请黎澍审阅定稿"。《历史研究》当时是"最具战斗性的学术刊物,解放思想,冲破禁区"(李锐语),陈铁健执笔的这些文章对《历史研究》的战斗性,乃至对历史学界与理论界的拨乱反正应该说是起到了作用的。
作品
这时期,他有多篇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历史研究》等报刊。其中,1978年4月,在中国许多人还对"文革"神化领袖现象缺乏清醒认识时,陈铁健在《人民日报》发表《神化杂谈》一文,对"文革"期间历史学界的一些奇谈怪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太平天国及义和团运动的一些阴暗面作了客观论述,要求还历史以真实面目。指出,当时的思想运动实际"也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运动"。这些话写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前一个月,由此可见有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确实是思想启蒙的必然结果,同时,陈铁健的胆识和见地确有其过人之处。其实,这篇文章谈到的有关秦始皇、太平天国、义和团等一些问题,今天看来仍不失其意义。
有这些不太一般的经历作铺垫,或许《重评〈多余的话〉》横空出世,也便顺理成章了吧。
《重评〈多余的话〉》发表后,一时间成为史学界的热门话题,讨论该文的文章达数十篇之多,陈铁健也走上系统研究瞿秋白之路。1979年夏初,应中纪委之邀,他参加对瞿秋白就义问题的复查工作,实地查访了当年参与瞿案的有关人员,调读了大量有关档案材料。洗雪了瞿秋白"文革"中被打成叛徒的不白之冤,同时也为开展瞿秋白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981年起,陈铁健又参加编辑瞿秋白文集、选集,对瞿秋白的思想、经历有了进一步的更深了解。80年代初、中期,他先后发表瞿秋白研究方面论文数十篇之多,在深入的专题研究基础上,
1986年,饱含他数年心血的《瞿秋白传》问世。这部著作出版后,"标志着对瞿秋白进入了全方位的研究,也开创了为中共领袖人物立传的先例"。他本人也被同行誉为"以十年心力拼搏,以义胆真情、健笔美文和铁的逻辑奉献出了多方面的佳作煌论,成为新时期瞿秋白研究的大家功臣。"1995年,该书又易名为《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再版。
在瞿秋白研究卓有成就的同时,陈铁健还在向史学的更广领域探求,努力拓展研究空间,奠立其现代史学研究专家的地位。从70年代末起,他和李新开始主持编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全书共21卷,希望"为各种专题著作、通俗读物和文艺作品提供有用的材料"。1983年,该书第1卷《伟大的开端》面世,立即在史学界及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到1996年,该书12卷已全部出齐,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最浩大、最有影响的一部巨著。陈铁健作为主编之一,为该书的组织编写和出版,尽了很大心力。
文学爱好
陈铁健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也有自古以来文人们的雅好,他善书,喜画,常莳弄山石树桩盆景,把玩笔墨文砚,更喜好祖国山水。足迹遍及东西南北名山大川,尤爱古朴纯真的江南古镇周庄、?直、同里等。每至上海,必赴周庄,三年中七游周庄、摄影数百帧。吟诗作赋,也不无清兴。他有诗吟周庄:
青光红烛三元楼,
徘徊欲去更迟留。
乘兴莫问家何在,
周庄一夕喜重游。
江南古镇,小桥流水,夕阳西下间,远远飘过来的晚风渔唱,引动多少淡泊明志者的惆怅乡愁。陈铁健是淡泊的,许多次,他都放弃了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坚守他学问中--其实也是他心灵中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1979年,他曾请茅盾为其题写茅吟《红楼梦》诗:
无端春色来天地,
槛外何人轻叩门;
坐破蒲团终彻悟,
折罢梅花暗销魂。
诗写得很有风味,字也书卷气十足,一进他家的客厅,看到这首诗,一代文豪彻天透地的清明气象即扑面而来,而主人的胸怀、学养也悄悄着落其中。
陈铁健以淡泊自励,但对人处事,并不改其热情,对青年人尤其热心扶持。和他接触过的青年,常常为他的热情和关心所感动。从80年代中期起,他又先后成为硕士、博士生导师,担负传道、解惑的任务。他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的能力,重视启发而轻灌输。或许是其本人于诸子学及唐宋八大家处得益甚多,他很强调阅读古典经籍和理论著作,完整的国学基础和一定的理论思维训练,是其对研究生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指导。在繁忙的研究、育人之余,他不忘挤出时间,指点新人新作,推荐新观点,支持学术界言之成理的大胆突破。要求于无言处有言,于不疑处生疑。在一篇关于现代史研究状况的文章中,他写道:"新的学术见解,新的研究结论,可能部分地或全部地推翻传统的或流行的结论。敢不敢于把新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敢不敢于揭示历史真相?这是对于史学研究者的考验。除却理性的科学的头脑之外,还需要具备坚持真理无所畏惧的胆识。"他本人是这样做的,更希望有众多的后学之士能一代代把历史学向更真实、更可信、更具说服力的方向努力推进。
鼓励大胆突破,打破陈言旧说,但并不是放言无忌,历史学应有所本,其根本就是充分占有并认识、分析史料。陈铁健每作一文,都广泛搜求史料,并再三深思,反复推究,力求言之有据,不发陈言、空言。学问之道,真可谓字字心血。
伴着丰厚的成果,陈铁健已经渐渐步入了人生的晚境。不过,和他本人一样,陈铁健的思想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他仍然年轻,仍然充满着活力。希望我们能更多更经常地看到他处处体现着铮铮铁骨的文字,希望他能更长久地人如其名--其健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