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若英,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人物履历
教育背景
芝加哥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法学博士(J.S.D., 2010)和法学硕士(LLM, 2005)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法学硕士(M.Juris., 2000)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99)
美国纽约州注册律师
工作经历
纽约大学法学院CLI中心研究员(2017-2018)。在执教北京大学前,陈若英曾任教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历任讲师(Lecturer in Law)、奥林法律经济学项目研究员(John. M. Olin Fellow in the Law and Economics Program) 、访问副教授(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陈博士还曾在英国富而德律师事务所(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北京和香港办公室工作五年有余,从事涉外并购、资本市场、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中国企业改制/海外上市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等方面的法律工作
研究领域
商法、法律经济学、财产法、资源、能源与环境法
研究成果
专著
《活水清渠——法律制度运行的信息机制》(独著专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3月
中文论文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路径与挑战(载《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七卷第2集)2010年12月",《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七卷第2集,2010年12月
"信息公开——强制征地制度的第三维度(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 2011年第9期转载)",《中外法学》2011年第2期
“国家所有权之诉”,《光明日报》2011年9月22日
“康菲漏油事件的法律追问(合写)”,《光明日报》2011年9月22日第015版
“透明度,预算法修订的基石”,《法制日报》2011年12月10日
“私募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经济学思考——兼评我国首个司法判决(合写)”,《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精妙法律制度促进新能源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6日
"超脱或应对——法院与市场规制部门之间的竞争",《北大法律评论》第14卷,第1辑
"感性与理性之间的选择——评《气候变化正义》和减排规制手段",《政法论坛》2013年第2期
“没有边界的人生——纪念罗纳德·科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30日
"编辑手记",《法律和社会科学》2013年12月
"论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实践及配套制度——兼论我国的监管应对【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投资与证券》2014年第7期】",《证券市场导报》2014年3月
"中国法律制度中信息挑战的市场化解决方案:国有企业的海外上市",《北大法律和金融评论》2014年8月
“制度的力量——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求学执教小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
"消费者保护的法律经济学专号导言(与Omri Ben-Shahar合写)",《法律和社会科学》第十四卷第2辑(2015)
外文论文
"Market Solutions to the Information Challenge of China’s Legal System: Overseas List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首发文章)"载于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Volume 1 Is
“Invited Takings: Supermajority, Assembly Surplus, and Local Public Financing”,载于(SSCI)IOWA LAW REVIEW, No. 6, Vol. 100, Aug. 2015, pp2309-2340.
"Informality of Regulation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in China(in "REGULATING THE VISIBLE HAND? THE INSTITUTIONAL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TATE CAPITLISM",Edited by Curtis Milhaupt & Ben Liebman)"载于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gal Institutions an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Puzzles(合写, with Saul Levmore)(原创文章,non-translated)"载于PKU Law Journal Vol.3,Issue 2,2015
获奖情况
曾获得英国政府提供的志奋奖学金(the Chevening Scholarship)和壳牌世纪奖学金(the Shell Centenary Scholarshi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