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陸游《關山月》賞析原文與詩歌鑑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陸游

關山月》《樂府解題》云:「《關山月》,傷離別也。」這首借樂府古題抒發對國事的現實感憤的詩,是陸游於淳熙四年(1177)在成都時作。五年前詩人到過南鄭前線,職銜是四川宣撫使司幹辦公事兼檢法官,與主將王炎關係親密。他們熱心籌劃恢復大業時,南宋政策變為對金求和,王炎被調離前線,隨即罷官,從此西線無戰事。在詩中,陸游更把「將軍不戰」的局面追溯到十五年前的隆興和議,批判的鋒芒直指朝廷:「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這兩句是全詩的綱,寫出了一個大氣候,以下兩句再寫上層腐化生活和戰備不修的狀況:「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廄馬肥死,與將軍不戰,英雄髀肉復生,同可發人一慨。戰馬的形象從來是「鋒棱瘦骨成」(杜甫)、「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李賀)的,其死不是悲,可悲在於肥死——一「肥」字耐人玩味。則南宋一朝的文恬武嬉,於此可見一斑。[1]

原文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賞析

「戍樓刁斗催落月」四句用特寫鏡頭加內心獨白,寫出等閒白頭的戰士月下的悲哀。詩中「三十從軍今白髮」的征戍者,實是一代健兒的寫照。戰聲的低落使他感到消沉,在月夜想起無數陣亡的戰友,他們灑血拋骨,作了徒然的犧牲,叫倖存的人為之難過,這種悲憤儘管渲泄於笛聲,卻是:「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採薇》)。和戎詔下有傷軍心也若此!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句是抒情性議論。古代也有邊患,漢唐也發生過抵禦異族的戰爭,甚至也有胡馬窺江之事,然而,讓異族幾十年盤踞中原奴役漢族的事則聞所未聞。這實際上是譴責南宋最高統治者的無能與不肖。詩人想象淪陷區人民對南宋王朝寄予的厚望和失望,及其在鐵蹄蹂躪下的悲痛境遇:「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和戎詔下大失民心也若此!

七言古體詩一般宜於鋪敘刻劃和酣暢地抒情,唐以來作者動輒數百言,乃至上千言,而陸游的七古沒有超出三百字的。故《石遺室詩話》云:「放翁古詩善於用短。」象這首《關山月》幾乎概括了南宋一代社會現實,卻只有十二句八十餘字。詩人從長達十五年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中挑選出三個很典型的畫面:朱門、戍地、淪陷區的情景,而「朱門沉沉按歌舞」、「沙頭空照征人骨」、「幾處今宵垂淚痕」這些空間距離很大的畫面,卻由於時間的統一,即發生在同一個月夜,而緊密聯繫起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