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显微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阴道显微镜 |
中文名: 阴道显微镜 外文名: Vaginal Microscope 产品类别: Ⅱ类医疗器械 属性: 妇科内窥镜 适用: 各种宫颈疾病、生殖器病变诊断 |
阴道显微镜是一种妇科临床诊断仪器,是妇科内窥镜之一。适用于各种宫颈疾病及生殖器病变的诊断。主要由显微镜、套管、显微镜台及置物架组成。其主要优点在于协助活检采取定位,提高活检阳性率。
发展历史
阴道镜的应用始自1925年(Hinselman氏),但因放大倍数小(10-40)倍,看不到细胞,近年来已改进应用阴道显微镜,1934年Pick氏曾在荷兰国际妇科会议上报告以此法诊断宫颈癌。1949年Antoine及Gurnberger等氏亦开始成功地应用,并于1956年著成图谱,以后逐渐在北欧、日本等地应用。
基本结构
通常由观察系统、照明系统组成,观察系统是具有目镜、物镜的短工作距的体视光学显微系统,可外接图像采集显示系统。利用显微放大原理,观察物体细节 。
- 显微镜:可放大280倍,有灯连于其上。
- 套管:直接置于阴道,紧贴宫颈上。套管镜头上有直径8毫米小圈,指示所能检查的区域,套管直径30毫米。
- 显微镜台:显微镜置于其上,有粗细焦距调节,能够上下左右移动视野,但其范围不超过套管镜头上8毫米直径的小圈。
- 置物架:固定显微镜,同时可调节显微镜位置以便置入阴道内。
检查方法
首先作好阴道检查,明确是否可以使用阴道显微镜,然后放置窥阴器,以淡醋酸擦去粘液,以棉球蘸取苏木精溶液(Mayer’s Hematoxylin)于宫颈上染色3-5分钟,至宫颈呈淡紫色。擦干剩余染液,除去窥器,以直角拉钩暴露宫颈。套管以酒精消毒,干后置入阴道。套管上之小圈直贴宫颈欲检查处,用手电照射,再次肯定检查部位确在小圈内,排除气泡,运动置物架,按置显微镜入套管、与套管衔接后,固定置物架,扭亮灯,即可进行检查 。
临床应用
- 外阴疾患的诊断。
- 观察宫颈阴道的周期性改变。
- 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随查工作。
注意事项
- 阴道镜检查前,应告知病人阴道镜检查的目的,检查中可能有的不适感及活检后有少量阴道出血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阴道镜检查前 应有细胞学检查结果,至少24小时内不宜作阴道冲洗、细胞学刮片、妇检、用药及夫妻生活,以免损伤上皮,影响阴道镜观察。
- 宜在月经干净3-4后天进行。
- 有凝血功能异常者,治疗后再做检查。
- 如果是严重炎症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先进行抗炎治疗,对于绝经后妇女的宫颈萎缩,有的时候是需要补充雌激素之后在进行阴道镜检查的。
- 全面观察宫颈、颈管下段、阴道或外阴,以防遗漏病变。
- 用5%醋酸1-2分钟后,呈现白色变化,低度病变醋酸反应慢,消失快,相反高度病变醋酸反应快,持续时间长约2-4分钟。3分钟后可重复涂抹醋酸,若观察时间太短,会影响评价。
- 对病变区域上皮或血管观察有异议时,应该与周围正常粘膜进行对比观察。
- 细胞学≥LSIL或≥AGC,阴道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或未见鳞柱交界时,应常规作颈管内膜刮术(ECC),必要时锥切,以明确诊断,但不主张“see and treat”(即看即治)。
- 需要根据图像上面的很多的特征在结合临床上面的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的评估,这样才能够获得比较符合组织学的阴道镜的一个诊断,但是最后的确诊必须是要根据组织病理学的检查。
- 妊娠期妇女,阴道镜所见图像较为夸张,必要时才取活检,但禁做颈管刮术。[1]
局限性
- 早期宫颈癌在颈管内较多,阴道显微镜不易发现。
- 阴道显微镜检查仅限于表面1-2层上皮,对深部浸润癌瘤无法检查。
- 宫颈上凹凸相差太远时,凹面超过焦距,宫颈裂伤等即无法检查。
- 对阴道狭窄的老年妇女,宫颈粘连患者均达不到很好的检查效果。
- 晚期宫颈癌,由于有许多腐烂组织极易出血,不能应用此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