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钱饭 |
钱钱饭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小吃,用黑豆压制形似铜钱,和小米同煮,或配以其他原料。
原是陕北人家缺粮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现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
黑豆经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
钱钱饭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钱钱饭
主要原料; 黑豆,小米
是否含防腐剂; 否
主要营养成分; 膳食纤维,
主要食用功效; 保温驱寒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
简介
钱钱饭:这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而现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 有一种很独特的风味小吃——“小米钱钱饭”很流行、很普及,这是家家户户几乎每天必吃的家常饭。但这种食品在全国来说很少见,只有山西的吕梁地区西部和陕北地区才有,所以人们对此知之甚少。
粗粮精制的钱钱饭。黑豆经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可驱寒保暖,通体舒泰。据说貂(婵就)是常钱钱饭才变得美艳动人的。
小米钱钱饭的原料是小米和黄豆。现在看到的这就是“钱钱”,它是用黄豆做成的。先把黄豆放在大锅里煮六成熟,黄豆即膨胀变软。
捞出后凉去浮水,往黄豆上滴一点植物油搅拌均匀(这样黄豆就不会往石头上粘了),然后放在这样一块表面光滑的石头上,用特制的“捣钱钱锤”砸。一般一次放五颗左右,连捣几下,把黄豆捣成象铜钱薄厚为宜。因为这样砸出来的黄豆成了和铜钱一样大小薄厚的形状,所以就叫“钱钱”。在农村,经常能看见家庭妇女们“捣钱钱”。
由来
合乎“钱钱饭”是山西省吕梁山区人爱吃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钱钱饭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合乎十六国时期,石勒与牧马元帅汲桑起兵反晋,汲桑兵败被晋军士杀死,石勒因为兵败后,军士伤亡严重,无奈引兵投降了汉王刘元海。汉王平时得知石勒善用兵,且英勇善战,遂亲自召见,盛情款待,封石勒为安东大将。石勒受封后,统领大军,转战于并冀,与王弥、王波形成割据势力。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称王建立后赵。光初十年(公元327年)石勒大败刘耀,刘耀带领残兵败将逃跑,石勒率领三军奋勇直追,追到离石西北(今临县境内),在紫金山间安营扎寨。
合乎是时,临县久旱,加之兵祸连年,百姓饥寒交迫,到公元328年,远近亢旱,赤地千里,石勒军士饥肠辘轳,无以为食有的士兵偷窃、抢掠百姓财物。石勒整动军纪,命士兵采集榆钱饱腹。把钱钱用水掏静,掺小米熬成“钱钱饭”充饥。石勒还命士兵带上“钱钱饭”赈救灾民。使当地人度过了灾荒。后百姓为纪念石勒赈救灾民,在紫山修建应候庙,亦名石勒寺,俗称大王庙。每逢忌祀,总要供奉“钱钱饭”。无榆钱季节,以黑豆捣扁而代之。后逐渐流传下来,延续至今。
做法
合乎“钱钱饭”的原料为小米和黑豆。钱钱的制作是把黑豆用开水煮过,煮到膨胀即可,凉后置于石头上(有一个平面即可),用铁锤捣,捣成铜钱厚薄为宜。钱钱饭的做法比较简单。 首先将小米用凉水淘过后下锅,再把钱钱煮进去,约二十分钟即可,即可食用。爱吃稠而糊者尚需继续熬煮,此为纯钱钱饭。也有将蔬菜混入钱钱米中熬煮。诸如红薯钱钱饭,土豆钱钱饭。红薯钱钱饭是从农历九月收获红薯到次年夏前。百姓以红薯代替粮食做餐,先将水烧开,然后放进红薯,待水沸后,再放小米,钱钱煮熬成稀状或稍稠状即可食用。
合乎“钱钱饭”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故事
提起陕北的钱钱饭,那在陕北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家庭主妇人人会做,在陕北生活过的人也都吃过。但钱钱饭的由来和钱钱饭里溶进的故事,恐怕就没多少人能说的上来,现在的娃娃们知道的恐怕就更少了。 这天吃过晚饭,保姆王妈让我坐在房前的石阶上,给我讲起了钱钱饭中的故事:早在南宋时间,金兵犯乱中原,爱国将领岳飞奉命讨伐,从河南一路追逼到陕北的米脂、清涧一带。时至深秋,阴雨连绵,金军只顾北蹿逃命,哪还顾的上负重粮草,任其秋雨淋着。牲口草料中的豆颗被雨水浸泡发胀后,撑破口袋,在青石板上洒落了一路,又被马踩车辙挤压,成了一个个扁扁的小豆饼。
宋军跟着路标直直杀到大夏国边城,才鸣金收兵安营扎寨。负责军需粮草的士卒由于战事紧促,沿途难以征购粮草,看看地上洒下的小豆饼,便一路仔细扫起收拢,用水洗净,倒入锅中煮熟,再加以青菜草根,犒劳三军。
岳云将此事禀报父亲岳飞后,岳飞让快快盛上一碗来。管事不敢慢待,重新洗锅换水,下入豆饼加入小米,熬至粥稠状,凉至温热,方才端上。岳飞捧起老磁碗,一眨眼功夫,碗中食物已下肚,才想起看个究竟,问个其名。
待管事端来第二碗,他仔细品味,慢慢咀嚼,反复观察。觉得那一颗颗小豆饼饼犹如一个个小铜钱似的,很是有些形制。便问管事此粥何名?管事哪里知道他叫何名,又不敢直说这些豆子是金兵用来喂牲口的料儿,只因没了别的办法,才捡来果腹。支吾半会儿也答不上来,傻傻的呆站在那里,可这时他分明听到岳元帅笑着大声说,那就叫它“钱钱饭”吧。
从此,战场上喂牲口的豆料,在一次偶然战事中,成就了一个近千年的名字“钱钱饭”。扬头望去,满天星斗,哪棵曾在宋代照亮过当时的夜空,与我见证钱钱饭的过去和今天,与我分享钱钱饭给陕北人生活里带来的享受?
我相信此故事的真实性,当我每每端起盛了钱钱饭的老磁碗时,就会想起那首传诵千古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多年来,这首词一直警示着我“莫等闲”,时常在追寻“八千里路云和月”,隔些时日就去看一次刻在红石峡岩壁上的“还我河山”四个血样红的大字,激励我勿忘国耻。 如果仅仅是为了吃钱钱饭的话,说来它也有一番不可缺少的工序:首先选出尚好的豆子,用水浸泡一两天,看看连心儿也泡到了,涝出淋去水后放在碾子上压,压时豆子应该一颗颗,慢慢洒在碾骨碌的前边,这样压过后的豆子就成了一个个扁平的铜钱一般。收拢,凉干待用。(如果没有碾子,也可以用一件较硬的干净器物做垫,把泡过的豆子一颗颗的捣成扁平状即可)。熬煮时不要去掉皮子,将压好的豆钱钱直接凉水下锅,注意观察开锅时千万不要让它溢出锅外,这样会流失营养,调节火候的同时用勺子不停翻搅,十多分钟后下入洗好的小米,继续煮至稠粥状即可食用。
有一次王妈煮钱钱饭时,我看到她往进加了几滴植物油,我觉得纳闷,这钱钱饭上油油的一层,难道是加入的植物油?可又觉得不对,我就问了王妈是怎回事,王妈说,这就是做钱钱饭的一个诀窍。由于豆钱钱和小米都含油性,又都属于未轧出油性类芡状物,混合与水加热后,形成许多胶状小泡,不断向上翻滚就形成溢锅了。当你加入植物油后,起到了压制和储温的效果,使亲油性物质更亲油,不但省时省火,煮出的钱钱饭会更好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