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野蔷薇(歌德诗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蔷薇》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的作品。本诗通过用野蔷薇娇嫩的生动形象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是弱者也要与命运抗争,这样,我们一定会有不屈的灵魂。

作品

少年看到一朵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那样娇嫩而鲜艳,
急急忙忙走向前,
看得非常欢喜。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少年说:“我要采你”
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说:“我要刺你,
让你永不会忘记,
我不愿被你采折。”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野蛮的少年去采她,
荒野的小蔷薇;
蔷薇自卫去刺他,
她徒然含悲忍泪,
还是遭到采折。
蔷薇,蔷薇,红蔷薇,
荒野的小蔷薇。 [1]

启示作用

这首诗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是弱者,也要与命运抗争,这样,我们一定会有不屈的灵魂。

现实意义

命运很悲惨,尽管它不屈地向命运抗争,但还是惨遭采撷。(野蔷薇是一个弱者的形象,尽管它顽强不屈的与命运抗争,但还是惨遭采折。)

蔷薇象征着那些弱小,但与命运抗衡的人。蔷薇自然是受害者。因为即使蔷薇刺了少年,最后也不幸被采。

野蔷薇是一个弱者的形象,尽管它顽强不屈的与命运抗争,但还是惨遭采折。

有人说这首诗是歌德对于骑士时代野蛮的求爱方式,以及对骑士不尊重女人情感自主的控诉。也有人说是在赞美人类的抗争史,是一切反叛精神的颂歌。是对权威的蔑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诗歌特点

歌德一生没有停止过诗歌创作。他创作的诗歌数量惊人,给世人留下 了宝贵的财富。总结起来,歌德的诗歌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思想深刻,意境深远。从《普罗米修斯》、《神性》、《重逢》、《幸福的渴望》、《浮士德》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证据。

(2) 题材丰富、广泛,几乎反映了社会及人生中的方方面面。

(3) 情感自然真挚。细细品味一下《五月之歌》、《漫游者的夜歌》、 《迷娘曲》等抒情诗,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4) 体裁多种多样。如,早年的牧歌体、民歌体、颂歌;中年的短诗、 哀歌、十四行诗;晚年的阿拉伯风格和中国风格。另外还有许多格言诗和叙事谣曲。[2]

作者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歌德的诗词全集: 《欢聚与离别》 《玛丽恩巴德悲歌》 《野蔷薇》 《五月之歌》 《幸福的渴望》 《迷娘曲 (之一)》 《对月》 《浪游者的夜歌》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