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邢宥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邢宥墓位於文昌市文教鎮銅斗村的銅斗山南面,坐北朝南,是邢宥與夫人林氏異穴合葬墓。墓占地750平方米,分前庭、陽埕、拜亭和墓穴,地面有神道、碑碣、列獸等,是一座大型明墓。[1]

展會名稱:邢宥墓

舉辦地點:文昌

展會類別:明墓會場

面積:750平方米

人物簡介

邢宥,字克寬,號湄邱(公元1416—1481年),廣東文昌人,現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鎮水吼村人。

明代的政治家、學者。小時候就聰敏異常,五歲讀《三字經》,日記數十言;10歲作《勉學詩》,初露他已具治國齊家之志。入鄉校時,每次月試季考均名列前茅。十四歲補文昌弟子員,26歲鄉試中舉,正統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進士第。其曾祖父在元代曾任瓊山及文昌的知縣

簡歷

小時候就聰敏異常,五歲讀《三字經》,日記數十言;10歲作《勉學詩》,十四歲補文昌邑生員,26歲鄉試中舉,正統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進士第。開始在邢部任職,後任四川道監察御史。

概況

"文革"期間,邢宥墓被毀,僅存部分墓穴和石刻列獸一驪。雖面目全非,但慕名前來瞻仰的海內外遊客常年有之。現當地人民政府對邢宥墓進行修復、保護,讓前來參觀、瞻仰的人們能看到這座明代著名賢臣的原貌。

故事

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正逢罪惡貫盈太臨王振家出事被抄家。其進有人狀告王振家人孫太安藏匿錢財,牽連20多人被捕。朝遷特派邢宥與錦衣衛官於信審現此案。於信狂妄主張立即沒收孫家財產,並橫蠻地威脅說:"不然`,禍立至。"可邢宥沉着果斷,秉公辦事,經過多方周密查核,證實案屬偽造,結果被誣告的20多人得互開罪釋放。

景泰二年(1451年)邢宥巡撫福建,時恰有巡海官符文抓獲犯禁入海的幾十人,因誣為盜賊,被叛死刑,請朝廷砍頭示眾,臨刑時冤屈痛哭之聲震天動地,邢宥疑為偽案,便緩期執行。經過一個月查究,果然抓獲真盜,案情水落石出。從而挽救了數十個民眾的性命,贏得當地人民折手稱頌。景泰五年(1454年)邢宥出巡遼東,發現瀋陽軍官中有50多人偷盜官府儲藏的物資。邢宥考慮到瀋陽三面受敵。如果對這些犯錯誤的軍官都從嚴懲處,一旦敵人侵犯,將無人帶兵守城。他採取了靈活的策略,只罷黜為首的兩名軍官,罰其餘的守城,城守得好,立功者可以贖罪、受獎,沒有多久,敵人果然侵擾瀋陽,而這50多名受從寬處理的軍官英勇殺敵,護城有功,使瀋陽化險為夷。

英宗(朱祁鎮)天順四年(1460年),44歲的邢宥被提升為浙江台州知府(今浙江省臨海縣一帶)。台州的民事案件雖然很多,但邢宥都不厭其煩,細緻地一一緣情據理,加以斷處,使得民眾信服,邢宥居台州一共4年,回京時,有人誣"台民爭持金帛數百里處贐"送邢宥,至使被降晉江(在福建,明代為泉州府治所縣城)縣令,赴任未到三月,遇赦,"憲宗復其職,改知蘇州"。當時的蘇州,"田賦甲天下,丁役雜辦視他郡倍蕊焉",因此有"妄民攬納秋賦,置之法,得其髒萬緡,以堤沙河,甓官道"。

憲宗在化二年(1466年)蘇州大水,"民飢,不待奏輒發米20萬斛以賑",救了40餘萬災民,同僚對邢宥這種專擅的做法深表憂慮,但邢宥頗不以為然,毅然說道:民命危在旦夕,如果等待呈報批准才開倉救濟,那就來不及了,專擅之罪,我一人擔當,此舉,得到明憲宗的諒解,對他"賜勒褒獎"。蘇州民眾對邢宥更是讚頌不已。因為邢宥"素廉介,及治蘇。嚴而不苟",所以被宋傑"薦於朝",提升為浙江布政司左參。成化二年秋,又被提拔為都察院左御史,巡撫南畿,總督失民財賦,兼理浙江喜湖杭三府糧儲。邢宥在任期間,經常"詢官漢,察民隱,獎廉能,黜貪懦,杜奸宄,抑豪左,事無微鉅,靡不悉心。"據《明史》記載,邢罷黜不稱職的屬吏共170餘人。同年冬季,邢宥兼理兩浙鹽政,"法罪偽造"。

成化五年,53歲的欽差大臣邢宥,巡撫江南浙江二省,"凡一應軍務,民情利病,官吏黜陟,悉所從宜處置,免其先奏。"成化六年,邢宥上京議事,懇求致仕,不准,再乞求,才准,時年54歲。關於邢宥有這麼早致仕歸隱,周洪漠在《送都憲邢公致仕序》中引用邢宥的話"吾當全我節,豈俟人驅逐"就十分明白了。邢宥歸休文昌市水吼村以後,在東昆港北湄的山丘上蓋了一間"湄邱草亭",以讀書寫作自娛,因此自號"湄邱道人"。雖晚年,仍手不釋卷,"足跡未嘗至城市",著有"湄邱集"十卷,今存二卷。對邢宥的著作,海南明代大詩人大學問家邱浚評道:"詩文雖少作,然作必有意趣,不為無益之語,字畫亦遒美有法"。

終年

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五月二十日,邢宥壽終正寢,享年65年。臨終時對長子項說:"吾居官無餘藏,汝母之服未除而有期疾,必不起。我死喪禮宜從儉,汝能勤儉以保門弟,吾目瞑矣。"言訖而終。邢宥病逝後的第二年,憲宗命禮部備牲儀翰林院撰文,遣官諭祭葬之於銅斗山之陽。邢宥一生為國為民光明磊落,剛正不阿,清代海南探花張岳崧將其同海瑞邱浚譽為海南三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