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過度繁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過度繁殖

過度繁殖,是生物的一種能力,即可以產生大量後代的能力,大多數生物都有過度繁殖傾向。[1]

基本簡介

過度繁殖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的基本條件。達爾文認為,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幾何比率增長的傾向。達爾文指出,象是一種繁殖很慢的動物,但是如果每一頭雌象一生(30~90歲)產仔6頭,每頭活到100歲,而且都能進行繁殖的話,那麼到750年以後,一對象的後代就可達到1 900萬頭。

因此,按照理論上的計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動、植物,也會在不太長的時期內產生大量的後代而占滿整個地球。如果沒有過度繁殖,自然選擇就不會進行。

過度繁殖的意義

達爾文認為,達爾文的理論認為,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即過度繁殖,而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間是有限的,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為生存而鬥爭,在生存鬥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鬥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鬥爭中失敗而死亡.

這就是說,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可見,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適者生存三者在自然選擇中所起的作用依次是原因、手段、結果.[2]

什麼叫過度繁殖

這句話里包含過度繁殖、生存競爭和適者生存三個意思。

過度繁殖指的是生物的一種能力,即可以產生大量後代的能力,強調的是生物有這種能力。

「一隻蛙能產卵4000—5000個」屬於過度繁殖的範疇。

卵受精後只有少數能發育成為成體」屬於生存鬥爭和適者生存。

另附加告訴你:生存鬥爭強調的是過程,為生存而戰的過程。而適者生存強調的是鬥爭後的結果,適應環境的活下來不適應的被淘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