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李恩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过年》是中国当代作家李恩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过年
春节,俗称“过年”,“过大年”。一个“大”字凸显出春节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三教九流七行八作,过年对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期望值大为不同,商家把过年视为一年里的黄金时期,恨不能使尽浑身解数,赚个盆满钵满;对学生而言,渴望过一个无拘无束的漫长的寒假;对农民工来说,期望如数领到工资后,实现梦寐以求的阖家团圆;在工薪阶层眼里,过年则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小长假。但是现代人过年的理念大同小异:不仅讲究物质方面的吃喝穿戴,更追求精神层次的休闲娱乐,过年是大消费、大聚会,大放松,过年更是包罗万象的文化盛宴。
过年,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精神生活渐趋多元化,“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不少人去饭店就餐,多是推让别人点菜,因为犯愁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菜。家庭主妇面对琳琅满目的时鲜蔬菜时,会摇头感叹:不知买点什么菜呀。过大年更是如此,你可能一趟趟地去逛超市,进商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为该办些什么年货,买什么款式的新衣服,而颇犯踌躇。
你还可能春节期间,为去哪儿旅游度假而举棋不定,因为天下之大,好玩的去处数不胜数。每天除了一日三餐,你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消受”过年了,观看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兴致勃勃地走亲访友,去观赏满大街的年味十足的民俗文化等,你可能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身心愉悦地感受着万花筒般的过年风景,你调动所有的视觉、味觉、听觉去享受它,兴奋快乐地度过分分秒秒。
过年,是凝聚着家国情怀的“粘合剂”。
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大到民族、国家,因为过年而大大增强了向心力与凝聚力。海外华侨、台湾同胞,凡是有华人的地方无不张灯结彩、兴高采烈地欢度春节,由此而进一步增强了“同文同种”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与国家自豪感。
大大小小的单位团体里,过年成为联络人们感情的纽带,通过集体联欢,相互拜年,访贫问寒等方式,使得上下一心,其乐融融。对一个家庭来说,也许只有过年,才能实现“全家总动员”,老少大联欢,因为春节最能勾起天涯游子浓浓的乡愁,过年的强烈吸引力与感召力,使人们从四面八方,坐高铁、乘飞机、甚至千里驱车,日夜兼程归心似箭。正是因为过年,才有了一桌桌水陆杂陈的年夜饭,才有了一张张笑颜粲然的全家福,才使一个个小家庭更加和谐美满,大家族则愈发显得兄友弟恭妯娌和睦,亲密无间。
过年,是检验人间真情的一张“大考卷”。
也许只有过年,才可以检验亲情、友情乃至爱情的真实分量。为人子女者,即便远在天涯海角,身在异国他乡,也应该在过年时想尽一切办法与父母团圆。尤其是独生子女,更应该体谅空巢老人的孤寂与落寞,他们应是最期盼过年的弱势群体了。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亲劳苦功高无以回报,但至少在国人最看重的春节里,儿女们万不可让双亲闹心、伤心、寒心,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至少过年这几天要不离左右好好陪伴。
过年,大凡亲朋好友都要见个面,聚个餐,叙旧话新,想见面不需要任何理由,而不想见面则会有无数个借口。一般来说,要是仅仅发个短信拜个年,或借故推脱无法见面,那恐怕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吧。
过年对热恋中的情侣来说,也许是女方检验未婚夫的一次“大考”。男方对意中人乃至于未来的岳父母准备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表达真诚,彰显真情,还需煞费一番苦心,因为春节时期,父母一般都会认真考虑女儿的终身大事,因此小伙子还真是要做心细如发的“暖男”,加大感情投资力度,方能早日抱得美人归。
过年,更是记住乡愁再出发的“加油站”。
回乡过年,幸福满满,每天都真切地体会着亲情之温馨,友情之珍贵,生活之甜蜜,但也可能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意识到自己肩头上的责任与压力,因此过年每每会激发起人们创造新生活的进取心和原动力,而不是在吃喝玩乐之中,耽于享乐,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过年是传递正能量的加油站,也许你为了谋生而四处奔波,心力交瘁,但过完年后,你的精神与身体得到了充分休憩,必需的养分得到大力补充,那么你就应该承载着父母亲友的厚望,以足足的精气神,开启新的一年的征程,记住乡愁再出发。[1]
作者简介
李恩虎,夏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运城市作协理事,夏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曾经在《山西日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若干。